湖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450万亩;拥有近5000种中药材资源,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2021年底,湖南省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医药海外传播”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交给湖南的一张“特色考卷”。
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如何答好这张考卷?怎样进一步扩大湖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湖南全面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围绕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心任务,通过创机制、搭平台、优服务、推产品等举措,持续推动湖湘中医药特色技术、产品、人才、文化“扬帆出海”,在中部地区中医药海外传播崛起中彰显了新担当。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
“七大”行动推动“组团出海”
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中东地区经济和金融中心。2018年1月15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迪拜协和医院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组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
该分院的建设,是湖南持续提升湖湘中医药品牌国际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湖南先后成立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中津中医针灸中心、中巴中医药民族医药合作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中医中心,围绕医疗服务、科研、教育、文化开展中医药海外传播。其中,中津中医针灸中心是南部非洲最大的中医针灸中心,在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津巴布韦本土的中医针灸人才。
2021年,为加快推动湖湘中医药走向世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委外事办、省商务厅、省药品监管局、省侨联等联合发布《湖南省中医药“海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过健全完善海外中医药合作机制、中医药中非援助项目、海外中医药医疗服务项目、海外中医药学术合作项目、海外中医药文化传播项目、中医药对外贸易项目、海外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七大”行动,全面推动湖湘中医药“组团出海”。
为加快湖南中药企业海外注册进程,减少企业注册成本,加速推进国际标准制订,逐步打破中医药产品海外贸易壁垒,2022年5月,湖南研制的首个中药材ISO国际标准中医药青风藤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填补了湖南中药材国际标准制订领域的空白;2024年9月,湖南省国内首个茯苓中药材ISO国际标准获批。目前,吴茱萸中药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在立项。
在省政协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童巧珍看来,加快中药材国际标准制定对进一步提升湘药品牌、促进中药海外传播、推进湖南中医药强省建设和湖南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合作发展新格局
扩大湖湘中医药的“国际朋友圈”,是湖湘中医药“扬帆出海”的重要一环。
湖南积极探寻中医药产品进入港澳的路径和方式,全力推动中医药组团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和湘赣粤港澳区域协同发展。
2022年11月,湘赣粤港澳五地携手,在郴州建立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成立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球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地。其中,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融合中医药“科、农、工、贸、医”全产业链,探索形成“研发在大湾区、产业化在湘赣粤、市场向海外”的中医药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
2023年10月,依托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香港中医中药界访问团来湘考察,并举办了湘港中医药推介会和成果展。
省政协委员、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董事长吴飞驰介绍:“目前我们与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就正清风痛宁疼痛专科连锁经营达成了初步意向,通过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联盟及怀化国际陆港,打通东盟、‘一带一路’等的出海通道,将惠及世界更多风湿患者。”
湖南与非洲虽远隔千里,但双方交往日益密切。近年来,湖南抢抓中非深化经贸合作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湘非中医药经贸合作交流的新机制和新举措。
2023年6月,中非经贸博览会首次设置中医药合作论坛,论坛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设置了项目签约、政策解读、中医药在非洲发展成果成就分享、经贸合作新机遇研讨4个环节,促成中非中医药合作项目3个。
如今,立足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湖南推动一批湖湘中医药企业走进非洲,以具有疗效优势的中医药产品造福非洲人民。如,安邦制药研制的银黄清肺胶囊于2021年完成在津巴布韦的注册,成为湖南省首个在非洲注册成功的中成药。
探索“以医带药”出海模式
202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接诊患者数量有2.55万人;中巴中医药民族医药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其它各级课题20余项,获专利8项,培养“一带一路”国家博士和博士后10人,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20余名……湖湘中医药“以医带药”的出海模式在逐步探索前行。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医院充分发挥两个基地的平台辐射效应,大力开展海外交流合作。2021年,在东盟建立“湖湘柬埔寨中医药中心”;2023年9月,医院联合泰国杰特宁医院签署《中-泰中西医结合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与临床研究合作协议》。
2023年底,安邦制药、九芝堂、千金药业等企业研制的16个中成药分别在津巴布韦、巴西等国注册上市;202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动党参、人参、黄芪等30种中药饮片,六味地黄丸、小柴胡汤、藿香正气水等10种中成药在津巴布韦审批注册。
“安邦制药是湖南第一个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完成中成药出海的湘企。2019年,我们生产的银黄清肺胶囊在巴基斯坦临床试验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巴基斯坦的中成药。”省政协委员、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飞豹介绍,安邦制药积极与巴基斯坦科学院、卡拉奇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先后完成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合作平台的落地,以此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我们目前正在津巴布韦和刚果(金)筹备成立药厂,力争成为湘企出海的标杆。”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彭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