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靖州马园中药材种苗繁育暨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一簇簇中药材植株长势正旺,格外茂密。这一示范基地由湖南补天药业投资建设。
近年来,省政协委员、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鑫汶聚焦茯苓等湖南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专注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为中药材产业带来更高价值的赋能。“加强中药材区域性公用品牌打造,助力‘中医药+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助推全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是我的职责。”戴鑫汶说。
助推“靖州茯苓”国际品牌建设
马园中药材种苗繁育暨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是戴鑫汶近年来重点推进的项目,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并建立了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戴鑫汶介绍,基地主要种植茯苓、黄精、玉竹、白芨、铁皮石斛等,从源头上保障茯苓等湖南道地中药材的质量。
“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看靖州。”2024年12月6日,在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茯苓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靖州获全国特色农产品“茯苓之乡”荣誉牌。
作为茯苓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补天药业利用茯苓多糖提取技术,开发抗肿瘤新药茯苓多糖口服液,曾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4年,在戴鑫汶的带领下,补天药业积极推进“靖州茯苓”国际品牌建设,主导制定的茯苓国际ISO标准发布,靖州茯苓深加工产品获评第109届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
在戴鑫汶看来,湖南省的中药材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中药材种植存在规范化程度较低,大品种、大品牌较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材的价值。戴鑫汶建议,通过茯苓产业标准化建设、茯苓国际品牌建设,扩大茯苓产业国际影响力,从而助推湖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戴鑫汶通过直播带货推广中药材。
以高质量履职助力产业发展
在2024年省两会上,戴鑫汶提交的《关于建设湘黔桂接边区域竹产业全链条发展示范区的建议》提案,被省政协列为2024年度重点提案。
作为“中国楠竹之乡”,靖州是湖南省竹产业重点发展区。全县竹产业正加快形成以竹集成车厢板、环保竹餐具、重竹板材、竹食品、竹剩余物综合利用等5大板块为主的全产业链,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有不俗的市场份额。
如何做好竹文章,带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在戴鑫汶看来,可以将靖州作为湖南省西南部竹产业集群核心区和湘黔桂接边区域竹产业全链条发展示范区、科研院所实践基地、“以竹代塑”生产示范基地等予以培育。
6月,省政协调研组先后深入靖州竹科技产业园等地调研。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省林业局表示,将联合省财政厅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培育靖州县纳入湖南省西南部竹产业集群核心区和湘黔桂接边区域竹产业全链条发展示范区、科研院所实践基地,在条件成熟后申报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
省两会召开在即,戴鑫汶表示,将继续围绕全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撰写提案,建议以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实现中药全过程可追溯,保障中药品质;引导中药材种植向优势产区集聚,促进集约化,提升中药生产效率;以强化中药产品竞争力为中心,拓宽产品研发渠道,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邹嘉昊
图 | 政协融媒记者 付 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