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四十余载耕耘结硕果 书写出版湘军新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新时代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14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干字当头-1400-120.jpg


2025年是“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替的关键节点,湖南教育出版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指引,立足自身特点,深耕教育出版,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助力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彰显出版湘军担当


当前,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社会消费需求明显下滑、新生人口数量锐减动摇市场根基、新技术新媒体深刻改变阅读习惯与营销方式……但在重重压力和困难下,湖南教育出版社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取得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第二名(其中1-11月为第一名),家庭教育类图书市场占有率第二名,作文类图书连续十六年蝉联市场冠军,并获评“最具市场影响力出版社”与“最具市场成长性出版社”。小学英语、初中地理、初中数学教材进入北京部分学校使用。“医教同行,筑梦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从一千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力夺金奖,这是湖南省近5年来在该项赛事上获得的首个金奖。由家校共育网实施的湖南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向阳花”项目,得到省妇联的高度肯定。实现版权国际输出73种,助力中华优秀文化和湖湘文化“走出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坚守初心之志、勇探创新之路、践行科学战略的结果。


传承深厚文化底蕴  筑牢湘教奋斗底色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自古文脉深厚,书香绵长,其灵秀与底蕴孕育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成立之初,湖南教育出版社仅有27名员工、32万元启动资金。秉承着湖南出版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的品格,42年来,在一代代湘教人艰苦奋斗下,湖南教育出版社栉风沐雨、不断自我超越,目前已拥有正式员工300多人、年出版图书3000多种,综合实力稳居地方出版社前三名,先后有500余种(套)图书荣获全国各级奖项,荣膺“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殊荣。


铁肩担道义,巨笔著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40多年来始终以推动中国数学事业发展为己任。1991年,湖南教育出版社与中国数学会共同设立“华罗庚数学奖”,并独家资助至今。该奖项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终身成就奖,现已评选16届,共30人获奖,其中有24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由中国科学院设立的“冯康科学计算奖”也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独家资助,成就业界佳话。两大数学奖项与湖南“联姻”,不仅有力地弘扬了科学家精神,推动数学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育与交流,更吸引国际数学界关注湖南,提升了我省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与中国数学会共同设立“华罗庚数学奖”,图为2022年第16届华罗庚数学奖颁奖仪式。


湖南政协新闻网

2023年冯康科学计算奖签约仪式现场,目前该奖项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独家资助。


实施“一主两翼三高地”  再启时代新征程


往昔辉煌终为史,未来之路待新篇。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湖南教育出版社将如何传承和发展?省政协委员、湖南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新民认为:“首先必须要有一股勇立潮头,敢于面对困难和化解挑战的信心;其次是要有能化挑战为机会,化产品为动力,化成绩为起点的能力。”为实现这一作为,做好“守正创新”是关键。守正是基础,就是要肩负起政治使命、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牢牢守住意识形态的红线及底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创新是动力,就是要拥抱新技术,积极推动“文化+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机制、产品形态、服务营销方式等。


2023年,湖南教育出版社综合分析了内外部环境变化,并结合本社实际,提出并实施“一主两翼三高地,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提出,既是对湘教社历史精神的传承,更彰显了对未来的科学预判和使命担当。


“一主”是指教材教辅,它们是立社之本、发展之基。


自2000年起,湖南教育出版社投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发,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国家级教材,稳居国家教材出版方阵前列。近年来,教材严格对标新课标提质升级,不断做大做强。2021年高中数学、高中地理教材进入甘肃省,并成为该省统一使用的版本。目前,“湘教版”初高中地理、初高中数学、小学英语、中职数学、中职物理等国家教材已在28个省市区使用,年发行册数6000多万册。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湖南教育出版社是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教材奖项的地方出版社。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教材。


“两翼”是指教育理论和融合出版,它们为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力和创新原动力,充分体现了“文化+科技”的融合思想。


先进的教育理论是引领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湖南教育出版社始终力促文明互鉴,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人类优秀教育成果。1982年在立社之初,湖南教育出版社就率先出版了国内第一套《陶行知全集》,并获得首届国家图书奖。此后,陆续出版了《晏阳初全集》《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等一大批力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近几年,以《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21世纪学习与测评译丛》《新时代立德树人机制研究》为代表的,既体现中国教育思想精髓,又具国际视野的精品相继出版,更使得这种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理论重点图书。


在融合出版方面,湖南教育出版社紧跟数智时代浪潮,不断探索和践行“文化+科技”的理念和实践,明晰了“以数智化精准赋能核心图书产品,为师生提供多元化与个性化服务”的实施路径。创建了“湘教智慧云平台”,以“一书一网”的产品形式,为主流产品提供数字化支撑;紧扣教学场景,依托国家教材和品牌教辅,引入VR实景、AI教学助手等先进前沿技术,使数字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用户体验不断攀升。经过数智赋能后,湖南教育出版社核心产品的服务能力取得了可观的提升,实实在在增强了应对时代挑战的能力与实力,也为出版行业乃至文化行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案例。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打造“湘教智慧云”平台,为重点图书产品进行全面数字化赋能。


“三高地”是指学术文化出版高地、课外阅读出版高地、身心健康出版高地。通过聚集资源打造高地,进一步实现品牌集群的聚合。


湖南教育出版社秉承“传承文化精髓、弘扬时代精神”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先后出版了一大批学术文化精品。如历时12年打造,填补了国内科学口述史空白,被誉为“中国20世纪科学发展里程碑见证”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出版《兴国之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讲》《十村记:精准扶贫路》《扶贫图志》等;深挖湖湘文化与红色精神,彰显新时代风貌的《正家》《我们的红土地》等。在“十四五”期间,共有9个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6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其中《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老年学百科丛书》等填补国内学术空白,并获得学术文化界赞誉和社会广泛好评。此外,《书屋》杂志近两年有1篇文章被人民日报主管的《思想理论动态参阅》转载,有14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在学术文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文化图书。


阅读是人类启智增慧、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湖南教育出版社在原有的人文社科阅读产品板块基础上,着力拓展学科阅读,如依托国家教材、华罗庚数学奖和冯康科学计算奖,积聚了众多院士专家,精心打造了《共和国的数学家(青少版)》。新书发布活动上,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莅临揭幕,在我国出版史上尚属首次,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同时,聚焦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出版了《物语诗心》等跨学科融合阅读作品,使自然科学更有温度,阅读更有趣味。此外,还推出了《化学侦探王》《生物侦探王》等畅销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并进。《中学生百科》杂志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活动中,得到了中宣部出版局的表扬。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外阅读图书。


当今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凸显,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2022年,湖南教育出版社携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共同打造“心理健康+体育健康+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网”四位一体的“身心健康出版高地”,希望能为这个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湖南方案”。首先,围绕提升儿童青少年成长品质,精心策划图书和数字化产品,如《心理健康》丛书,以优质的内容与服务得到广泛好评,配套微课——阳光新课程,被湖南省教育厅以公函形式向全省推荐;探索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融合的运动处方;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身心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出版了《解码青春期》《妈妈总是有办法》等高质量畅销书。其次,通过家校共育网搭建家校协同育人平台,为图书产品提供数字化服务支撑,上线了心理健康预防与教育平台“大童心理”,把优质精神医学与教育资源下沉到各级学校,帮助问题孩子和家庭走出阴霾。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身心健康图书。


新的一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将坚定不移地强化党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更加聚焦于湖南发展的热点和难点,紧扣科教兴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需求,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建功教育伟业、舒展出版宏图,为打造湖南文化闪亮名片、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继续勇担使命、笃定前行。


文 | 宋城杰 姚雅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