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讯 近日,广东河源市政协、湖南桂阳县政协联合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和开发建设考察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选矿厂磨浮车间、铜钱币广场废石场生态治理项目、博物馆开展了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宝山矿业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规划先行、科技支撑、多元投入”模式。据介绍,近年来,依托丰厚的矿业历史文化,宝山矿业投资2.2亿元,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成功将废弃的工业遗址打造成为湖南省首个工矿旅游项目。景区建设了井下核心景区、财富广场、世界最大铜钱币雕塑和矿山公园博物馆等景点,相继成功申报“国家矿山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环境教育基地”“郴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近年来,桂阳县政协通过专项调研、视察等方式,助力宝山矿业实现“开采—修复—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民主监督助推政府与企业落实环保责任。通过工矿旅游项目建设,宝山矿业做到了“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边生产、边复垦”,共平整宝岭荒山及废石堆300余亩、土方10万立方米,复垦土地900余亩,共同完成植树200余万株,绿化土地5000亩,矿区的绿化覆盖率达100%,走上了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河源市政协调研组表示,桂阳县在矿山治理中探索出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宝山矿业将工矿遗址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模式,为河源市解决历史遗留矿山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文 |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