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贫困儿童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如何在一个省贫县办“给孩子留下美好回忆的教育”?
如何让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进得来、读得起、留得住?
面对一道道教育热点难题,作为湘南教育大县、名县的安仁,大胆探索,创造性提出了“教师换学位”的新思路、新办法。
—— 5月,安仁县政协提交调研报告,正式提出“以教师换学位,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
——7月,经过实地调研和充分论证,县政府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了“教师换学位”实施方案;
——9月开学,130余名贫困山区孩子、农民工子弟享受“教师换学位”带来的改革红利,以“零学费”进入城区优质民办学校就读。
“‘教师换学位’模式,既推动了扶贫脱贫,又解决了部分教育难题,确保了政府、民办学校、贫困孩子的多赢。”9月27日,在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发言中,郴州市政协副主席曹建平专题推介“教师换学位”带来的重大现实效益,呼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困境
安仁县向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老百姓口中流传着一句话:“砌房子,供孩子,辛辛苦苦一辈子。”
和许多地方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安仁教育工作新旧问题叠加,凸显出来的一些困难需要各方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该不该恢复农村办学点,怎样解决农村留不住年轻教师问题,如何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和效益……2016年,一直有着“抹不去的教育情结”的县政协,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次大问诊。
县政协对农村教育的调研表明,安仁县有10余万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8000人以上。这些孩子接受教育的环境和途径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甚至有极少数“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生活上无人照顾”的 “三无”孩子,他们在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偏离国家素质教育目标。
农村教学点该不该恢复?县政协委员表达了忧虑,受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即使国家资金大量往下投,学生和青年教师向上涌的现象也难以改变。“安仁现有的121个村级教学点的教室利用率不到50%,实际已成为鸡肋。”
“农村教学点即便恢复了,可孩子们没有操场,没有体育课和音乐课,混班制教学让孩子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同班同学,也就没有将来的同学会。”作为一名女性,县政协秘书长侯国慧的观察思考,细腻感性。她说,这是很难给孩子们留下美好记忆的校园。
能否让孩子们进城读书,和城里孩子同坐一张课桌?“城区一所实验学校超规模3100人,其中最大班额达85人。”对县城教育学位的调研,让委员们更深刻感受到城区学位的紧张程度:安仁城区的中小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超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按照标准班额测算,今后几年内,县城小学至高中缺学位1万个以上。”
能否通过扩建、新建城区学校解决问题?建一所容纳1000名学生的学校,校园及基础设施需投资8000万元以上。县政协到县财政局、教育局调研时了解到,虽然县委、县政府已经部署了教育行动三年计划,但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短期内城区学位紧缺的矛盾依然很突出。
农村学校不愿进,城市学校进不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如此突出地摆在安仁这个农业大县、财政弱县、教育名县面前。
破题
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
省政协提出助力脱贫攻坚的行动计划后,安仁县政协进一步将教育扶贫作为最根本、最有效的精准扶贫路径加以推进。
在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大问诊中,一位民办学校校长的建议让县政协调研组眼前一亮。经过多方论证和摸底调研,县政协正式提交了“教师换学位,缓解城区学位紧缺压力,助力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政协为深化改革建言献策的智慧与担当。”县委书记李小军对县政协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6月2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军批示:“教师换学位”的教育扶贫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怎样解决其中的创新性难题,请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调研,于7月15日前拿出调研报告。
受县委、县政府委托,县政协参加了这次联合调研,对“教师换学位”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实施步骤与方法开展研究。
7月7日,联合调研组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教师换学位,缓解城区学位紧缺压力,助力精准扶贫”的建议,政策上有依据,改革上有要求,现实中有需要,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实用性。
调研报告提出,“教师换学位”的具体做法是,3年时间里,民办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向社会提供1000个免费义务教育学位,全部面向贫困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政府负责调配100个教师到民办中学,教师工资及其他必要支出由财政负担。
“实际上,就是以委派公办教师去民办学校任教的方式,购买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学位,以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县教育局负责人解释说。
试水
很快,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联合调研组提交的调研报告,决定正式启动“教师换学位”新模式。
和许多领域的改革一样,“教师换学位”的新模式,在困难、质疑和挑战中探索前行。
质疑一:“教师换学位”是否有政策依据,是否是一种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
联合调研组的报告提供了政策依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用“政府购买服务”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购买服务要向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
安仁县教育界人士认为,民办学校要通过向社会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学位,才能换取公办教师前来任教,不存在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质疑二,“教师换学位”民办学校获益何在,如何保持“教师换学位”的稳定性?
“民办学校发展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缺老师。由于不能像公办学校一样提供事业编制,以及职称评定方面的机会,老师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日益突出。老师的流动性太大,导致民办学校教学质量不稳定,发展受局限。”作为民办学校的负责人,郴州市政协委员、安仁县众成实验学校校长罗石荣表示,非常欢迎“教师换学位”新模式。
8月中下旬,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安仁县有关方面紧锣密鼓地推进“教师换学位”试验。
首家参与“教师换学位”的民办学校选定为众成实验学校,这是一家具有15年办学历史,获得过“全国民办教育百强”等荣誉的老牌名校,目前至少可提供1000个学位。
“通过调整县教育体系内部教师编制,以及面向社会严格招聘,选拔了一批高质量的老师,以满足‘教师换学位’的需要。”安仁县教育局副主任督学李锦文介绍。
9月1日,首批享受“教师换学位”政策红利的130余名学生正式入校。“他们都属于定向招生,是由安仁县教育局牵头,县扶贫办、乡镇和学校审核确定的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安仁工业集中区锦富科技有限公司女工吴四英的两个孩子都通过“教师换学位”的方式到众成实验学校就读。她感慨道:“此前自己在广东打工,小孩留在老家,对小孩的学习帮不上什么忙。现在政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我工作之余又能照顾到自己的小孩,让我可以更加安心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