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湖南多措并举激活民间投资“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6-27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加快推进《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进程”“研究谋划省内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领域范围及具体方式”“持续规范实施PPP新机制”……


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宽民间投资渠道,6月25日,省发改委组织召开促进民间投资座谈会,来自省直部门、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说现状、谈问题、提建议、明举措。


湖南政协新闻网


形势向好 民间投资热潮奔涌

 

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投资增长的“稳定器”,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目前,三一集团已在湖南12个市州有23个在建及规划项目。”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轮值董事长向文波说,近年来,三一集团加大在湖南的投资,应投尽投。


座谈会上,有企业谈到良好发展的势头,也有企业谈及营收的压力。


“湖南民间投资呈现3大特点,即活力足、动能强、范围广。”在省发改委主任黄东红看来,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各有各的处境,从全省层面来讲,民间投资的形势总体向好、亮点多多。


今年,国家发改委对去年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表现突出的地区进行通报表扬,湖南等6省名列其中。今年前5月,湖南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7%,较全口径投资高出2.9个百分点,比全国民间投资增速高出6.7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已成为拉动湖南经济的重要引擎,2024年占全部投资比重64.4%,2025年近半省重点建设项目有民间资本参与。湘商回归成效显著,2024年新注册企业1670家,到位资金6000亿元,分别增长22.8%、1.5%。


此外,湖南民间投资已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呈现非禁领域全面开放、新兴赛道加速布局、民生服务深度参与的特征。如基础设施领域,首批发行的常德至益阳高速公路REITs项目,就有民营企业参与运营;目前省级已确认通过的PPP新机制项目中,民企参与率约43%;社会民生领域,涌现了爱尔眼科、长沙科技学院、三一职院等一批优秀民营医院和院校。

 

多措并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2023年,先后发布“民营经济31条”、促进民间投资“17条”,并从税费优惠、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今年,《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民营企业发展进入有法可依、权益保障、路径清晰的新阶段。


为抢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湖南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领导小组,密集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与问题解决机制。此外,湖南通过“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已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868个,全国占比7.39%,居全国第2位。


全省各市州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夯实产业基础、搭建多元平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举措。比如,衡阳市创新“码上监督”机制,企业扫码即可评价执法行为;娄底市以“四比四提”为抓手,压实属地主责,强化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怀化市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政策研究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调度讲评机制、现场“赛马”机制、督查督办机制等。

 

坚定信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发挥灵活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建议进一步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创新应用投资”“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区域性文化品牌担保基金”……参加座谈会的6家民营企业涵盖工业制造、新能源、文旅、消费等产业,企业负责人道出各自行业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并提出意见建议。


面对面倾听呼声、心贴心回应关切。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能等、不能拖。”黄东红介绍,湖南将打出一套“组合拳”,持续推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举措,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湖南持续发展壮大。


为加大民间投资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湖南将进一步加大“两重”建设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在收益相对较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部分领域,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民间投资项目;抓紧铺排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申报,支持一批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消费等符合投向领域的民间投资项目等。


与此同时,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持续破除各种隐形壁垒,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托专项债“自审自发”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单位着力推动清偿建筑、市政、环保等领域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


“此次座谈会正当其时、恰逢其势,让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进一步坚定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民营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积极深度参与湖南省重大项目建设,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