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期节目,展现了青年戏曲演员的‘潮’范儿,而不仅是表现他们的清苦和无奈。”
湖南卫视前不久播出的《我们的国潮》系列纪录片《国里有戏》,讲述了在城市的喧嚣间,一群热爱戏曲的年轻人如何延续和创新湖湘戏曲魅力的故事。
节目中,有一个湖南花鼓戏迷熟悉的身影——省政协委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奏员蔡霞,她为几位青年演员排演了一出名为《霞飞剑影》的戏乐节目。
这期30分钟的纪录片,正是源于蔡霞的一份提案。
与以往节奏缓慢的纪录片不同,这期节目节奏明快,充满时尚感,在年轻演员们认真的创作排练、绚丽的舞台演出和温馨的生活画面中,观众能感受到他们对戏曲的热爱和期待。
“现在媒体上报道戏曲演员,大多描述的是他们待遇低、生活清苦,年轻人看了怎么会想学戏曲呢?”作为知名大筒演奏家,蔡霞一直将推动湖湘戏曲的传承发展视为己任,担任省政协委员后每年都提交相关提案,并通过各种政协协商交流平台为戏曲发展鼓与呼。
蔡霞和演员在节目排练现场
在今年年初的省两会期间,蔡霞撰写了提案《关于发挥我省电视媒体优势,加强戏曲艺术传播的建议》,得到了王阳娟、邢险峰、付辽源、叶红、张璇等多位文艺界省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建议运用各级电视媒体平台和资源,对优秀青年戏曲演员进行明星式包装和推介,“宣扬他们的情怀和风采,让更多青少年从小就对戏曲艺术充满憧憬,愿意学习这门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蔡霞的这份提案被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之一。6月5日,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与蔡霞等几位委员就落实提案建议进行了面对面沟通;8月底省政协组织了提案办理协商会,初步确定拍摄一期戏曲纪录片、在相关娱乐节目中增设戏曲单元,在小年夜春晚、元宵喜乐会中增加戏曲元素等。
随后,湖南卫视《我的纪录片》栏目联合蔡霞进行了多次调研,确定在《我们的国潮》系列纪录片中,拍摄一期以湖湘传统戏曲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为主题的节目。
“蔡霞老师是我们心中的女神,能被她选中来排练这个节目,我觉得非常荣幸,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在《国里有戏》中,长沙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青年演员夏武兰的剑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一次考试中,夏武兰正是以一曲剑舞引起了评委蔡霞的注意,并被她推荐到《我们的国潮》节目组。
有机会上湖南卫视,夏武兰和同事们都十分兴奋。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通过学习花鼓戏来到了长沙,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家庭。她和同事们排练时经常录制小视频,在抖音上吸引了不少戏迷粉丝。
蔡霞指导演员排练
“戏曲要不断吸粉,不仅是通过新的播出平台,核心是要创新内容。”在国家大剧院、湖南大剧院等办过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的蔡霞,舞台经验十分丰富,她融合剑舞和弦乐,设计了一个耳目一新的戏乐节目《霞飞剑影》。在极富传统韵律和现代感的乐曲中,剑舞和大筒、二胡演员同台表演,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听觉体验。
“这期节目来之不易。”蔡霞感慨道,由于栏目组经费有限,为了能使节目能更加精美,展现出戏曲“国潮”的感觉,她请朋友编曲、导演,借表演场地,“欠了很多人情。希望通过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吸引他们喜爱和支持湖湘戏曲。”
纪录片《国里有戏》播出后,蔡霞在朋友圈发了链接,引来很多朋友点赞。读高中的儿子看了节目后也表示喜欢。蔡霞笑着说,“儿子能代表年轻人的审美,他说可以我就放心了。”
“将来如果资源更充足,这出节目从编曲到服装、舞美再好好打磨一下。”蔡霞说,“戏曲有着无穷魅力,看到这些努力创新的年轻人,你会觉得,有值得热爱的事业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