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简碧海委员三年三份提案,助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一中食堂,每天从原料的出库到食品的加工配备,从食品的烹制间到食品的出售点,整个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餐厅一角,摆放了餐具抽检报告、食品留样记录、卫生部门检查笔录等台账。这是张家界市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张家界市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由副市长牵头,“张家界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一年召开一次。而这个成效,源于2015年年初张家界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简碧海的3份连续提案。
聚焦问题的重点提案
2014年,在张家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的简碧海,不时听到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食堂吃不饱、食堂清洁工作不到位等情况,加上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简碧海对此上了心。
经过调研,他发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普遍问题:一是管理制度缺失,食材进货查验制度、索票索证制度不健全;二是硬件设施缺失,除了少数学校食堂配有更衣室、粗加工间、备餐间外,大多数学校食堂仅有厨房和库房;三是实行包餐制的学校伙食营养结构单一,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问题,简碧海联系了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现场勘察、问卷调查、座谈沟通等方式,抽样调查了12家学校食堂。随后他在2015年张家界市政协全会上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食堂建设管理的建议》,呼吁教育、物价、食药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学生食堂的检查频度与力度,向社会公示检查结果,同时加大对学生食堂的财政支持力度,开展学生食堂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等。
这份提案成为当年张家界市唯一的一份双重点提案。提案主办单位市教育局会同协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督促各区县查漏补缺,全面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组织召开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各区县制定《中小学食堂大宗物品采购准入制度》,对准入的食品经营企业资质、信用、进货渠道等进行审查。
经过一系列整改,张家界市学生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相比过去有了明显提升。2015年底,张家界市政府还专门就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特色和典型做法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
为大宗食品监管持续建言
尽管提案建议得到了落实,但简碧海清楚,“食品安全监管点多面广,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是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
简碧海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学校采购的大米、食用油等大宗食品尚未纳入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检范围。为此,他在2016年市政协全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对学校食堂采购的大宗食品进行监督抽检的建议》,呼吁将学校采购的大米、食用油等纳入监督抽检范围,并保持合理抽检频次,对采购不合格大宗食品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加强对学校食堂负责人及采购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增强食品安全及守法意识。
“因人力及资金等种种问题,抽检工作当年并未实施。但是学生这么多、每年的消耗量这么大、影响面这么广,我认为这项工作是必须要做且能够做到的。”在2017年市政协全会期间,简碧海又提交了《关于对学校食堂采购的大宗食品进行监督抽检的再建议》提案。
这一次,提案主办单位张家界市食药监局迅速采取措施,截至当年7月中旬,该局已对学校食堂抽检52批次,并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经销单位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
3年3次提交提案,简碧海咬定“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这座青山不放松。由此,张家界市全面强化了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学校食堂管理水平有了整体提升。
这3份提案也让简碧海对政协委员身份有了更深的感悟:“作为政协委员,应该将群众最希望解决的‘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履职的重点方向和选题,持续大胆建言献策,真正做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