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冷门”纪录片争议声中成网红
发布时间:2017-06-09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见习记者 杨呢喃



  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海报半个月前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亮相以来,海报上的节目分享人林志玲随着图片新闻被不断地在各类网媒上转发。

  《了不起的匠人》又进行了一次了不起的路演和推广。

  继中国国家形象片、各城市形象宣传片等在这个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亮相之后,时代广场大屏幕往往成了中国企业路演的高端选择。

  《了不起的匠人》——这部由优酷与知了青年联手打造的系列匠心微纪录片,讲的是手工艺匠人的故事,“冷门”对象加上“冷门”题材,却引发大量网友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和传播,打破优酷纪录片种类播放量记录,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点赞。

  在娱乐至上的氛围里,《了不起的匠人》是怎样“圈粉”年轻人的?这部纪录片如何聚焦东方匠心之美?互联网时代,纪录片打开了怎样的新世界?


  《了不起的匠人》网络热播有哪些幕后故事

  “冷门”纪录片争议声中成网红


  

  《了不起的匠人》剧照

  匠人故事唤起时代共鸣

  快时代为何需要慢视频?

  

  《了不起的匠人》每集20分钟,讲述每一个匠人用心雕琢器物的故事,并呈现表达出制作者对“东方美”的理解和感悟。

  网络综艺常常被打上“快消品”的标签,很难和这样一部节奏平缓、没有激烈冲突的纪录片对应起来,但《了不起的匠人》正是用这种“匠心”来打磨节目的质感,用电影级的叙事和画面来打动观众。

  “我们主张用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沉淀出快时代的慢视频。”《了不起的匠人》执行制片人周晓萌接受湘声报记者采访时谈及了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

  事实上,《了不起的匠人》由“湖南智造”。作为一家曾出品选秀、美食等纪录片的湖南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继续一贯风格,投资制作了这部关注匠人的纪录片。

  “《了不起的匠人》拍摄制作与视频时长的把控都十分严谨。”周晓萌说,《了不起的匠人》选择打破传统,为的是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东方器物之美和双手造物的魅力。在匠人选择、拍摄手法、表现方式上,团队打破纪录片的很多固定模式和传统,以独特视角打造一部与时代同步、与互联网接轨的文化视觉盛宴,将厚重内容精品化、微呈现。

  “说到钟表、珠宝,你会想起东方工艺吗?肯定不会,所以我们在匠人选择上最主要的就是突出东方气韵。比如第二季的汉服匠人钟毅。”周晓萌说,有了第一季经验的累积,第二季《了不起的匠人》定位也更加鲜明,从人选到器物都更加注重传统元素,展现最东方的手工艺、审美和处世哲学。节目从选材开始,如聚焦于汉服、漆器这些既凝结了古人的智慧,也传承了东方文化的手艺。

  90岁的黎族制陶阿婆羊拜亮,闭关8年制作以假乱真的仿明代宣德炉匠人陈巧生等诸多匠人,因为一颗赤诚之心,专注于眼前,引起观众共鸣。

  “一生做好一件事”在纪录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或许正因如此,《了不起的匠人》才会令观众着迷。

  在接触众多匠人之后,周晓萌认为工匠精神其实很简单,“匠人就是为了日益精进,而不断去练习突破,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他们的追求”。


  迎合年轻人喜好

  粉丝意味着什么?

  《了不起的匠人》在形式上也花了很多“小心思”:每集20分钟的长度,“短平快”“小而美”,讲起故事绝不拖泥带水;区别于传统纪录片严肃的配乐和旁白,选择艺人林志玲作为分享人并担任旁白,第二季还邀请台湾音乐人胡德夫演唱主题曲《无涯》,为整个节目带来年轻、时尚的风格。

  “我们将受众定位在年轻群体,现在的年轻人中,很大一部分都相当关注传统文化工艺。”周晓萌说,纪录片每一集都有编剧做整体把控,保证每一句旁白与匠人口述都不重复,每一帧、每一句都是精华,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点击。

  汉服属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在年轻一代人中有一定的关注度,但是大众对汉服的定义却是比较模糊的,钟毅以及由他创始的明华堂,在国内汉服制作圈中以严谨制作著称,这样的匠人对传统工艺的诠释更加专业,也会更受年轻人的欢迎。

  周晓萌认为,许多年轻人关注传统东方工艺文化,他们正在成为传统东方工艺文化最佳的分享者。

  不管是从题材的选择、文案的叙述乃至配乐,都迎合年轻人的喜好。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总裁、《了不起的匠人》制片人熊熠认为,现在许多年轻人对东方文化内涵并不了解,作为一个人文类节目,《了不起的匠人》就是为了帮助年轻人了解和热爱东方匠器和东方文化,唤起大家的身份认知和自豪感,而吸引了年轻人的纪录片又会拥有更多的粉丝和更强的生命力。



  “广告+电商”引争议

  内容与商业能否兼得?

  作为一部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还尝试了搭载直播、边看边买等网络化、年轻化玩法,赋予文化类节目在商业层面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引来了相关争议。在播出《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时,甚至创下了优酷和阿里合作的“边看边买”项目数个第一,如销售第一、客单价第一等。

  因此,网上有声音指出,《了不起的匠人》是用纪实手法制作的原生广告,而不是纪录片。与电商结合的新型播出模式,让这部纪录片蒙上了一层商业化的外衣。

  那么,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和商业诉求能否共存?

  对此,熊熠认为,《了不起的匠人》对于文化传承的坚守和创新并不矛盾,优质内容与商业行为也可以兼得。纪录片不应过于标签化,不应将创作团队束缚在传统纪录片的框架之下,而应紧跟互联网时代,做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内容。纪录片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创作团队关注的重点。

  熊熠还提到著名纪实频道DISCOVERY。自1985年DISCOVERY诞生以来,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高品质纪实娱乐节目,并且都是以商业化运作优先,没有将自己局限于纪录片,而是定位为纪实娱乐性质。

  “好的内容就是产品。” 熊熠认为,《了不起的匠人》在打造优质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匠人现状,以及他们的精美器物的可持续生产,并提供了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我们就像匠人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提供一个良好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平台,既能够让匠人的作品走向市场,又能让大家更加直观了解手工工艺的珍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