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线
汪涵委员回“家”分享读书之道  “人生体验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读的书”
发布时间:2017-07-07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都说我今天是给主持界的大咖当主持,压力山大……”担纲当晚活动主持人的省政协群益读书会会长刘琳波一开场,还未进入开讲模式的汪涵便幽默地接上一茬——“你摊上大事了!”引来全场爆笑。

  6月30日晚,省政协17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省政协委员、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汪涵受省政协群益读书会之邀,作了一场关于“读书与成长”的分享。百余位从长沙各地甚至外地赶来的粉丝,把整个会场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一身休闲装扮,时不时来几句长沙话,罕见地聊起各种家常,回“家”的“汪委员”轻松自得。聊到兴起,还与旁边的人欢欣击掌。

  虽然电视荧屏上那个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汪涵早已被大家熟知,但2个小时面对面的分享交流中,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的汪涵,依然语惊四座。

  

  读书中学会淡然



  “连续3天高度紧张的节目录制一直持续到凌晨,连续2天在民进省委开会,此前5天都处于疲惫状态。”刚落座,汪涵跟大家聊起了近况。

  接着,他将随身物品往桌上一放,轻松笑道:“还好今天的活动是‘回家’,因为省政协就是我的家,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自由自在,就像和家人们聊天一样。”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汪涵都给人学养很深的印象。说到自己读书的机缘,汪涵最难忘的便是虞逸夫老先生。

  10多年前,汪涵拜已是90多岁的民间大儒虞逸夫为师,并成为忘年之交,也因此踏上研读国学、古典文学的道路。

  在给虞老当学童的那几年,为了给老师和冯其庸鸿雁传诗,汪涵常常打“飞的”往返于湖南与北京之间,至今在文化圈传为佳话。

  而虞老也会给汪涵布置作业:先读四书,再读佛经,然后读老庄,最后用《易经》去总领领悟。汪涵说,读这些书,让他学会了淡然,去化解之前化解不了的一些情绪。

  随着涉猎的典籍越来越广,汪涵渐渐有了自己的阅读选择,也不再找比自己年长的人推荐书单。

  在汪涵看来,读书自古就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都会说,你给我开一个书单吧。其实开书单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民国时期的施蛰存先生,曾经给年轻人开了书单,后来被鲁迅先生批得一塌糊涂,说你怎么就能够去给大家开书单或者引导大家去读什么书呢?”

  “每个人只有用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去做很多的人生体验,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最适合读的书。”汪涵举例说,比如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喜欢吃粉苹果,却不一定适合推荐给喜欢吃红富士的年轻人,读书亦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汪涵说,如果可以自命为读书人,那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这四句话,大概最能表达出读书人的襟怀和器识,也最能彰显读书人的宏愿。

  让读书融入血脉



  多年来,汪涵主持着一档名为《天天向上》的综艺节目。为什么叫“天天向上”,而不是“天天向前”?这源自阅读带给汪涵的一份职业思考。

  “读屈原的《离骚》,其中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什么说求索是上下而非前后?因为向前是发展,向上则是追求,向前是文明,向上则是文化。文明是方向,但文化则是让人在相同的方向上走得与别人不一样。”汪涵说,“你想想,向前走8844米,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你向上攀登8844米,那是珠穆朗玛峰,全球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读书重在读以致用。”在汪涵眼中,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不单单是记住书里面的优美句子,而是让它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中。

  经常有人问汪涵,“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

  他如是回答:“主持人,主是头脑,持是技巧,人是情怀,每个主持人对这3个字的把握决定了各自高低错落的不同风格。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我个人觉得要忘掉头脑,放弃技巧,展现情怀。”

  汪涵说,做主持,不能把这个“人”给忘了。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

  作为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汪涵时常思考“何为综艺”。他认为,综是综合,“艺”在中国分为“大六艺”和“小六艺”,其中大六艺(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如果主持人的内心有‘大六艺’的话,他可能讲话讲得挺美的,像《诗》一样的优美和有节奏,像《书》一样的广博,像《礼》一样的有节制,像《乐》一样地律动,像《易》一样的变化,还有像《春秋》一样的分明大义,那你说这主持人在台上多么好。”汪涵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大六艺”的节目主持人。

  学问之道中追求“放心”


  “最近,我快3岁的儿子小沐沐开始淘气了,比如吃饭时想把脚脚放到桌上来。于是我前几天在家里做了一把戒尺,但凡不听话,我就对他说‘小沐沐,我要请家法了’。”汪涵说,这把戒尺上写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汪府戒宠”。

  对于这把戒尺,汪涵可谓用心良苦,“它对应中国的那句古话‘戒宠得龙’,意思是要想望子成龙,必须先‘戒宠’,戒掉对孩子的宠爱,才能得到一个像龙一样的孩子。”

  “这就是读书让我们明白的道理,让我们有了扬善抑恶的能量。”汪涵说,如果说读书有一定作用的话,那就是两个字“放心”——让你成为一个让祖国、让父母、让朋友都放心的人;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健康亦或疾病,你都有一个地方,安放你的心。

  虞逸夫先生曾在上世纪50年代被冤狱30年。入狱时,他的女儿6岁;被放出来时,孙子都6岁了。汪涵问虞老,是如何度过那三个十年的?虞老答道:“学问之道,无他也,唯求其放心。”

  一句“放心”道出了读书带来的无穷力量。虞老还告诉汪涵,所有的东西要达到一个至善的境界,包括读书的境界,即止于至善。

  “书里面的话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只要选其一二,用你的生命去奉行,你的人生绝对会因此有成就,你绝对会成为那个‘止于至善 ’的人,亦或‘放心’之人。”汪涵深有感触地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