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我陪母亲抗病魔
发布时间:2018-07-21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湘声报
分享

□ 周芳


  母亲病了,查出已是晚期。以前,看过许多人笔下的病人,坚强,乐观,甚至能神奇般地痊愈。可轮到亲身体验,情况并非如此,我的母亲,她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焦虑,我明显地感到她笑容背后的勉强。


  在母亲推进手术室的一刹那,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和母亲的身份将要置换,我将是她倚靠的大树。


  手术后,母亲仍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让她倍感烦躁。以前,母亲在家是“总理”,而我也是“内当家”,一遇事我俩总是叽里呱啦地吵。母亲病后,我自然收起锋芒,对母亲好言好语哄着。


  白天忙碌,晚上我一般会看看书写点东西,母亲病后,奔波疲惫的我放弃了这个爱好,尽量将时间留给母亲。其实,在年老的父母面前,又有什么割舍不了的呢。


  从母亲手术,到如今已经八个月了,每晚我都会陪父母说些家长里短,从精神上尽量减轻母亲的苦痛。母亲性格比较内向,想问题也爱钻牛角尖,生病后,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病体上,这对身体的康复很不利。我揣摩她的心思,讲她感兴趣的事情。人老了,喜欢说从前的事,而我也耐着性子听。慢慢地,笑容又回到母亲的脸上,她又开始操心家里的大事小情。我的心稍稍放下一些,只要她还想着为家里做点什么,就还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


  父亲厨艺不太行,母亲又是胃病,所以对饮食的要求较高。我每天回家的重要任务就是关心她的一日三餐,我独创了多种适合母亲食用的菜肴。双休日,只要不加班,我承担起采买、摘洗和烹调的任务,进进出出间,家里有了许多生气。


  母亲喜欢逛菜市,喜欢伺弄花草,病了以后,总是哀哀怨怨,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不愿出门,不想一副病容让人指点。而我只要看她身体稍允许,就借故让她帮点小忙,或刻意让她做点小事。一个贤良的母亲是不会拒绝孩子所求的,她从勉强答应到乐呵应承,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过程中,“总理”的存在感又回来了,这让母亲心情大好。


  现在,母亲的身体仍然虚弱,我依旧陪伴着她抗击病魔。父母将我们从嗷嗷待哺,呀呀学语的婴孩抚育到成人,操劳了一辈子;而孩子对父母的反哺却常在短短的生命尾声,每想到此,总是心酸不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