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就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认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求在大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文化传媒类专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色,新时代加强文化传媒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值得探讨。
要对照要求,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强度。文化传媒类院校大多重视专业教育,之前受院校自身办学定位影响,艺术气息较重,思想政治教育偏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各级各类高校必须主动肩负起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教育部、各省教育工委就高校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作出了系列部署。文化传媒类院校应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各省教育工委的统筹安排下,系统全面加强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文化传媒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
要统筹设计,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浓度。对文化传媒类大学生加强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媒类院校要做好统筹设计。一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系统设计中,凸显理想信念教育的地位与价值,安排专项活动、专门经费稳步推进。二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的过程体系之中,要在基础课(包含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各门课程中,增设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科学安排课时,加强理想信念教学研究与推广。三是要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统筹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各类活动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实施开展活动,增强活动的思想性、政治性。
要尊重规律,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准度。在文化传媒类大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尊重理想信念教育规律、尊重文化传媒类专业教学规律、尊重文化传媒类大学生成长规律,尤其是要做好三者之间的结合,比如在理想信念教育规律与文化传媒类专业教育规律的结合方面,要通过增设爱国爱党、德艺双馨艺术家专题,通过思想政治素养高艺术家的专业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形成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导线,帮助学生提升文艺为党和国家服务的使命与担当,只有尊重规律,加强研究,提高针对性、指向性,推动实践,才能达到提升实效性、有效性的目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要在宏观上把握好三者之间的结合,在具体的活动项目、专业课程等微观活动方面,更要指导教师做好此项工作,提高精准度。
要贴近实际,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效度。针对文化传媒类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做好贴近实际工作,要贴近当前“0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习惯,善于运用新事物、新现象体现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要贴近校园文化活动实际,每一所院校、每一个专业,都要有自已的特色,要在特色中寻找理想信念教育元素,并加以放大,追求理想信念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要紧扣当前文化传媒环境的变化,学会掌握并运用文化传媒类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传播技术与平台,创作理想信念教育产品,提升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