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发挥人民政协在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04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党协调我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重要平台,是党加强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以及各方面代表人士联系的重要渠道。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既责无旁贷,又大有作为。


在凝聚共识上发力,将党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志转化为社会共识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意志,也是新时代对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新要求。人民政协应发挥自身优势,将党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志转化为社会共识。


在政协委员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人民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首先要在各级政协委员中凝聚共识。其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政协委员的各项履职活动中。再次,组织委员开展民族工作专题视察,深入一线,加深对民族工作的了解、认识,加深对党中央民族工作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面向社会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发挥人民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还要发挥政协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在群众中传播共识。首先,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平台作用,推动政协委员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宣传新时代党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其次,拓展传播共识渠道。鼓励、支持委员在履职工作中和关键时刻亮明身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影响力,面向社会及时宣传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针政策,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再次,整合政协有关网站、新媒体、委员移动履职平台等资源,形成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合力。


在建言资政上发力,推进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人民政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所作为,就要在建言资政上发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推进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通过政治协商协助党和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完善民族工作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通过民主监督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新要求、新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


通过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性意见。各级政协组织可以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围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重大问题,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 | 许立坤

作者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