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人民政协在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4-01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 陈惠丰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总体上概括我国人民民主特征提出的重大理念。人民政协实行的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笔者理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制度安排层面。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首先要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成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了我国人民在选举投票后的日常政治生活中仍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就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渠道,也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与国事,在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层面。从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之日起,我国人民民主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享有人民民主权利的人民的范围与统一战线有着密切联系。新时期以后,我国统一战线发展成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四个“者”也就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新内容。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也因此在扩大政治参与,把我国人民民主扩大到最大限度的范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人民政协,不仅使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代表人士得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享有行使人民民主的权利;而且能够吸收包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代表,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协商建言、参政议政,享有与祖国大陆广大人民一样的人民民主权利。


同时,人民政协由界别构成,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作为界别代表,政协委员还应当反映所联系界别群众的意见呼声。人民政协要畅通各界群众通过政协向党和政府反映诉求的渠道,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机制,同时引导委员积极了解界别群众的思想状况,向界别群众宣传解释他们所关心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心聚力的工作。这是深化政协委员职责作用的要求,也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统一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的一种体现。


民主实践层面。就是要践行协商民主,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早在1949年,在人民政协协商建国的过程中,周恩来就指出,政治协商是新中国新民主的一个特点。新时期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将协商民主深深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人民政协也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适应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形势,人民政协要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增强协商能力,提高协商质量,努力通过平等真诚、广泛充分的民主协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民主监督,推动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并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行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因此,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实践,不仅体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而且体现了民主与团结、民主与集中、践行人民民主与实现党的领导的统一。


作者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