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布时间:2022-04-15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是对我国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的全新概括。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新形势下,作为人民政协制度的实践者、参与者、推动者,必须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这一性质定位,在协商建言上把好“四关”、增强“四性”,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政协作用。


把好选题关,切实增强协商内容的针对性。在协商选题上,必须坚持议大事、汇民意、促和谐三个原则;把握切点小、切口准、切题紧三个要求。紧扣党委、政府关注的中心工作,聚焦党委、政府强力推进的头等大事、头号工程,出实招、下实功、献实策,做到党政工作关注到哪里、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聚焦到哪里、跟进到哪里。紧扣涉及基层基础的民生工作,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行有所畅、弱有所扶等民生期盼,听民声、察民意,纾民忧、解民困,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扣关乎长远发展的挖潜工作,聚焦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围绕补强发展短板、培育增长潜力深挖细耕,多找到一些突破口和着力点,善于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把好调研关,切实增强协商建议的操作性。围绕精准调研、深度调研、高质量调研,坚持“研值”与“言值”并重,做到情况不清楚不协商、问题不找准不协商、建议不可行不协商。把学习置于调研之前,在每次开展正式调研之前,围绕协商课题,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相关部门业务骨干以及专家学者进行集中研讨学习,理清调研思路、找准调研方向。把走访置于调研之中,坚持市域内和市域外相结合、挖不足和学经验相匹配,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田间地头,提前2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各方面的情况,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研讨置于调研之后,通过“沉下去”调研,带着“拎出来”的问题广泛集中研讨,征求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确保协商建议切实可行、符合实际、便于操作。


把好会议关,切实增强协商沟通的充分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是参与主体,政治是机构属性,协商是根本职责,会议是重要方式。政协要做好协商民主的文章,就必须把会议作为协商的一个重要平台、重要途径,让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表达,在交流中形成共鸣,在沟通中汇聚共识。丰富协商模式,最高层次上,每年全会期间开展一次大会协商;重点层次上,每年安排2次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2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一般层次上,每年组织7次对口协商和7次界别视察,以及若干次提案办理协商,从不同层面为委员协商搭建平台。创新汇报形式,立足协商调研的具体内容,在传统的文字汇报基础上,创造性辅以拍摄专题片、演示幻灯片等多样化手段,让参与协商的与会人员更直观和全面地了解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成果。拓宽交流渠道,通过增加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讨论的环节,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进行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协商,这样有利于消除分歧、求同存异、形成共识。


把好成果关,切实增强协商议政的实效性。加大对协商成果的跟踪问效力度,着力推动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切实做好协商建言的“后半篇文章”。把握好形成环节,对于每一次议政性协商会议的建议案和建议函,严格坚持综合归纳、征求意见、审查报批三道必经程序,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可操作、能落地。把握好交办环节,建立健全政协建议案和建议函交办工作机制,确保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签批意见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把握好反馈环节,巩固深化市政府向市政协常委会议集中通报反馈政协建议案和建议函办理情况的反馈机制,倒逼相关部门积极办理政协协商意见,更好地促成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文|黄清宇 作者系常德市政协主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