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长雄 王英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龙山县政协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履职重头戏,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引领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展现政协作为。
做实“里子”,为产业兴旺献良策。多谋发展之道。县政协把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协商的重点,由县政协党组、主席会议成员牵头,各专委会担当作为,政协委员深入村寨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路、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并撰写提案。2021年,县政协的10个调研课题中有4个与“乡村振兴”有关,涵盖了产业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形成了相关建议案为县委、县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今年,县政协又把“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和“全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列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和专题协商内容。
扮靓“面子”,为生态宜居开良方。多开有用之方。县政协成立5个调研组,深入全县21个乡镇(街道)的120多个自然村,通过进村入户、蹲点调研、发放问卷、明察暗访、回头看等方式,对乡村振兴情况进行全面“体检”。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积极为美丽乡村出谋划策,20余条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重点推进了农村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作。
留住“根子”,为文明乡风建真言。多建专业之言。为不断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委员们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围绕“乡村文明新风”培育,认真听取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所愿。县政协共组织相关活动5次,召开专题座谈会6次,提交相关提案28篇。同时,全体委员用实际行动诠释委员担当和扶危救困的正能量,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金秋助学等爱心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70余万元,成为“乡村文明行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增厚“底子”,为生活富裕出实招。多用监督之力。“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的。县政协把履职的着力点放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监督研究、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对策分析上,综合运用社情民意、网络等方式,凝聚共识,确保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县政协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作为重要监督议题,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的专项监督。县政协机关驻里耶镇杨家溪村和兴隆街道雷音社区帮扶工作队共协调资金500多万元,为联系村实施了安全饮水、道路整修等工程,扶持了柑橘、食用菌等项目建设,构建了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龙山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