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为民履职更务实更精彩——十二届省政协高质量开局系列“信息化建设篇”
发布时间:2019-01-24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2019追梦新时代-报头4.jpg


  □ 湘声报记者 刘敏婕


  “政协人的一天从云开始”——政协云APP正式上线两年来,已成为湖南政协人全天候履职平台。2018年,省市县三级政协共建共用政协云进一步深化,全省3.5万多名政协人云上履职更精彩。


  一年来,十二届省政协切实加强政协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


  一年来,“互联网+政协”的湖南实践更加深入,推动着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一年来,以微建议、委员工作室为平台,政协云让群众越来越感觉到政协委员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


  云端精彩——开启履职新境界


  提案提交、审核、办理、回复、查询和满意度评价……2018年,政协云“掌上提案”实现了委员提案的全流程操作,助力提案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2018年,省政协全会期间共收到提案1121件,其中通过“掌上提案”提交372件,占提案总数的33%,有效减少了提案整理的工作量。2019年,政协云将成为委员们提交提案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全会前,已提交的300多份提案,不见一页纸,全部通过政协云提交。


  “大”问题交提案,“小”问题写微建议,已经成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新思路。


  5条与交通便民有关的微建议在省交通运输厅集中办理协商、4条与电动摩托车管理相关的微建议“打包”协商……经过不断探索,微建议办理逐渐形成了三种方式共存互促的局面:转交各专委会“三微联动”办理、对接“省长信箱”办理、委员领办。


  7月10日,李微微领办了嘉禾县政协委员廖建生提出的“抗癌药为何降税不降价”微建议,示范开启了政协云微建议办理新渠道。随后,越来越多的委员主动领办微建议。


  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有11个市州政协、78个县市区政协启动微建议办理,各级政协委员共提交微建议11114条,已办理回复6028条,推动了“长沙市火车站改签窗口少”“欧溪村村民饮水难”“常宁市在校学生办证难”“湘阴县人民医院将挂号时间提前”等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各职能部门对微建议很重视、反应快,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委员们对微建议的“威力”深有感慨,履职热情更加高涨。


  为了更好地服务委员履职,2018年底,“数字文史馆”在政协云上线,第一期涵盖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政协编辑并公开出版的约2100万字文史资料。下一阶段,全省政协文史资料将逐步实现全面数字化和云端化。


  省政协与湖南图书馆合作开通的“省图代查”“数字图书馆”功能,得益于图书馆海量数字资源,成为很多委员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前的重要资料收集途径。


  云上聚力——融合履职新平台


  “将政协委员这个‘点’、界别渠道这条‘线’、政协组织这个‘面’和全社会这个‘体’四者有机统一起来,构建起政协‘点线面体’汇智聚力多维格局。”这是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多次强调的工作思路。


  政协云无疑是构建“点线面体”多维格局的最佳平台。在各种履职活动中,政协云把单条界别的“线”交互起来,整合各界别专业资源,跨界别、多界别委员共同发力,提升了议政建言的前瞻性和精准度。


  2018年1月,政协云委员工作室正式上线,委员网上值班制度由此开启,“委员天天见”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统计,2018年258个值班日,663名委员参与值班,共收到留言、提问近5000条,阅读量30万余次,助推解决了一大批具体问题。


  在清晨午夜、出差途中、调研路上值班,在本职工作间歇答疑,甚至在异国他乡倒时差作答,都成为委员们履职的新常态。


  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二胎政策放开后育龄妇女的生育愿望、家有高三学生的家长应该如何做……贴近民生的热点话题,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范咏梅委员值班当天,关于“心电学医师脑力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应引起重视”的话题,说出了湖南3000多名“心电人”的心声,引发超10万人次关注,群众留言395条。


  更有意义的是,委员工作室成为委员收集民情、汇聚民意、化解民忧、帮扶民困的重要渠道。委员们通过网上值班汇集的民意诉求,通过随时随地提交微建议、参与微协商、实施微监督,对接党委、政府的微建设、微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批微困难、微需求。


  此外,各级政协结合实际对微建议办理进行了有益探索,“三级联动”办理机制和渠道畅通,“三微联动”效果日益显现。


  “政协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大讨论”“政协云应用创新大赛”,2018年全省政协系统开展的这两项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政协积极应用政协云高效创新履职,促进了政协履职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2018年7月,省政协委员履职考核评价系统上线,基于委员云上履职轨迹自动生成履职档案,倒逼履职实效提升。


  云中汇智——凝聚时代新力量


  2018年10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在这场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商会中,湖南成为三个分会场之一。


  5个月前,湖南省政协“环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专题协商会进行网络直播,“霸屏”14家直播平台,同步视频及图文直播获得300多万网民关注。


  作为探索远程协商和网络议政的吃螃蟹者,湖南省政协以政协云为主导,搭建起涵盖主流新媒体的“1+X”直播矩阵,实现了重大议题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常态化。


  “打破距离的限制,拓宽协商建言的边界”“协商不再是纸上谈兵”,远程协商赢得了各级政协委员点赞。


  各类直播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参与、场内场外互动,不仅整合了全省各级政协委员的力量,而且开辟了网民意见直达政协参政现场的通道,为政协汇智聚力提供了更坚实的民意基础,广泛凝聚了社会共识。


  远程协商还被创新性地运用在微建议办理中。李微微在领办嘉禾县政协委员廖建生的微建议时,在办理现场与他现场连线、隔空对话,令人耳目一新。


  “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您的参与很重要”“市区电动摩托车这件事,您怎么看”“委员@您,帮您捎话上北京”“保和村产业扶贫请您支招”……2018年,紧紧围绕年度协商与监督课题,政协云发布了8个“热点关注”话题,参与者众,有近十万阅读量、数千条评论,拓展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新技术带动新思维、新思维推动新实践。”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荣军带队来湘调研时,对政协云给予充分肯定。


  以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一朵政协云打破藩篱,以委员为中心,以高质量履职为导向,正成为联通委员和群众,党委、政府和民意的信息桥梁与情感纽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