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健康的第一杀手,过去的3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成倍增长。2015年心肌梗死、脑出血及脑梗死三种疾病的的住院费用达1000亿左右,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自2004年以来,三病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0%、18%和23%。不断上升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的重视和执行跟欧美等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如何尽快阻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快速增长?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主任彭道泉建议,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强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
“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宣传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彭道泉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调查建档工作。基层(家庭)医生要收集居民的血压、血脂、血糖、肥胖及吸烟等健康状况,建立健全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定期监测人群危险因素控制现状,危险因素控制率作为负责区域基层(家庭)医生的重要绩效考评指标。
“建议政府实行医保挂钩,患者一级预防执行情况作为并发症治疗报销比例的参考,也就是说,如果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不按医嘱服药,且不戒烟,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并发症后其报销比例应下降,促进患者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彭道泉说,医疗保险类似于车辆保险。高血压不吃降压药,高血脂不吃降脂药,糖尿病不吃降糖药,吸烟者不戒烟就如同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闯红灯、酒后驾车等,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就如同出现交通事故,违规驾车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视情况免赔,次年的保险费会上调。同样,不积极预防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医保报销比例应下调或保险费上调。
彭道泉说,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做好上游的防控工作。采取广泛宣传和有效应对措施是减少和降低心血管病的最好途径。
(湘声报记者 宋泽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