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河湖治理“三长+委员”工作模式
靖州县政协优秀案例展示
履职关键词:
“三长+委员”机制 问题线索推送机制
渠水又名渠江,发源于贵州省黎平县地转坡,流经通道、靖州、会同等地,于洪江市托口镇注入沅水,全长215公里,流域人口约80万,沿途河段灌溉水田面积23万亩,其水生态环境关系着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
近日,靖州县、会同县开展渠水跨界联合巡河行动,两县政协委员与河长办、检察院、派出所等部门工作人员对两县县内电站库区进行了视察,进一步发挥流域上下游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助力河流水环境治理,为河畅水清保驾护航。
靖州县、会同县开展渠水跨界联合巡河行动。易子明摄
此次两县开展渠水跨界联合巡河行动,是探索河湖治理“河长+检察长+警长+政协委员”工作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共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行动中,联合巡河组在靖州县太阳坪乡白石滩水电站实地查看了水电站库区两岸水体、水源、排口是否存在“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情况,并将水体中发现的水葫芦进行集中打捞清理。
在渠水跨界联合巡河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们重点围绕渠水流域治理保护、设立河道专职保洁员、河道“四乱”现象整治、河道水葫芦和福寿螺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探索解决办法,合力维护河湖水生态环境。
联合巡河组组织人员打捞清理水电站库区水葫芦。易子明摄
2023年,靖州县政协把落实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并印发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实施方案,向9个重点部门派驻民主监督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群防群治、部门协同的生态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委员工作室全覆盖参与专项民主监督,政协委员定期开展巡河净滩、水源调查、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活动,收集意见和建议80余条。
同时,与县检察院联合建立了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推送机制,通过检察系统“益心为公”APP实现了环境问题反映、环境问题整改、损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相结合。
“做好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事关靖州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福祉。”靖州县政协主席姜小华说,县政协将继续深入开展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工作,与兄弟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更好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共同打造“天蓝、水清、山绿”的优美环境。
文|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通讯员 马君 钟屿右 易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