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心上的“阿勒泰”
发布时间:2024-06-07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近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吸引了我的眼球,打动了我的心灵,激发了我对阿勒泰的向往和热爱。


该剧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讲述了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在大城市追求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被迫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相依为命,渐渐发现了当地之美的故事。


看完该剧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阿勒泰有草原,有沙漠,有山地,有丘陵,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人间大爱,有深情的眷恋,有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这不正是李娟笔下“情深深,爱浓浓”的阿勒泰吗?不正是李娟心上的“阿勒泰”吗?我除了感动外,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心上的“阿勒泰”。


那个叫狮子堡的地方是我的“阿勒泰”。我从娘胎里呱呱坠地后,吃着奶汁渐渐长大,在那里认识了二伯、四伯、幺公等邻居和家门,感受到了槐花的飘香、梧桐花的淡雅、竹林的幽静、皂角的洗发功用,以及梨子、李子、桃子等水果的好吃和鸟儿的鸣唱,体会了二伯讲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懂得了父母度过灾年的不易。


我在狮子堡与同一大院里的伙伴们玩得十分开心,什么“打战”“老鹰抓小鸡”“斗鸡”“跳拱”等游戏,什么“梭滩”“修路”“跳绳”“办客客”等耍事,乐此不疲,从而打发难捱的日子,纷纷树立了长大要当作家、医生、教师等理想。


后来,我家搬到大沟,那里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典型的山地,也是我和弟弟的乐园,是我心中的“阿勒泰”。尤其是与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那才叫有乐趣呢。父母与邻居们相处融洽,互相关照,将邻里情深演绎得感人肺腑。我们把童年时光过得有滋有味,快哉乐哉。


可惜,好景不长,我家因故不得不搬至杉树堡。父母雇人挖地基、掏运泥巴,新建土瓦房,忙得不亦乐乎。新屋建好了,也成了我的“阿勒泰”。


父母早出晚归干农活,辛苦挣钱来养活一家人。我们读书差钱,父母就采取各种方式凑足资金,千方百计解决读书资金缺口问题,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进而发奋读书。


忘不了那些在土瓦房里点亮煤油灯或在电灯下苦读的情景,忘不了与父母一起谈笑风生的暖心事,忘不了父母的谆谆教诲,忘不了那些苦乐相伴的时光。


唯有我们考上学校、走出大山、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生活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


苦尽甘来。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甭提多欣慰了。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地方叫青羊镇。那里土地肥沃,草木葳蕤,森林覆盖率高,可谓“天然氧吧”,是居家、工作、创业的佳地, 是我的“阿勒泰”。


我与年轻同事在我的陋室里引吭高歌,欢度单身时光,还鼓起勇气学会了喝酒、抽烟,为谈恋爱做好了准备。然而,事不遂人愿,我饱尝了没着落或失恋的痛楚,沮丧不已。


调到马武镇工作后,父母托人给我介绍了村校的女老师,经过半年“量天尺”式的恋爱后,我和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解决了“老大难问题”。我和父母都满意而知足,悬着的心终于踏实起来。


在这161平方公里的小镇上,我不单收获了爱情,还出版了3本散文集,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本土作家。于是,马武镇也成了我的“阿勒泰”。


调至江城涪陵工作后,我更是如鱼得水,在文艺工作上干得风生水起,在散文写作上频繁发表作品,在情趣、境界上更为高雅,幸甚至哉,能不把涪陵当作我的“阿勒泰”吗?!


不经意间,我已年过半百,蓦然回首中,才发觉那些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都成了我心上的“阿勒泰”,越来越魂牵梦萦,越来越爱得深沉,就像李娟心上的“阿勒泰”那样。


文 | 何龙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