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淳美,常德风飏。枉山播德,沅水流觞。灵均问渔,渔人未央。桃山桃源,绯英树堂。桃洞烟火,淳薄心房。五柳依依,擂茶斟酿。摩诘神游,前度刘郞。栖真成道,经济热肠。文因景出,景因文彰。大江东去,夭夭叠香。
大家知道,桃花源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而闻名。作为一件纯粹的文学作品,其影响之大,实属罕见。桃花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桃花源太不寻常了。它不单单是一种文学意象,更是一种社会范式、一种自然生境,还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让人终于相认的亲缘。它和洞庭湖一样,也是世间一个最古老、最经典、最繁荣的诗词社区。桃花源意象产生后,后期山水田园类题材便呈现一种井喷态势,成为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源地,陶渊明也因此成了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桃花源,这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名字,究竟在哪里?或者说桃花源的原型地在哪里?目前,中国桃花源的地名很多,湖南常德、重庆酉阳、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河南南阳、台湾基隆等地都有桃花源。桃花源这个名称,在陶渊明《桃花源诗》发表前是不见经传的。诗的序也就是《桃花源记》记述了一个世俗的渔人偶然进入与世隔绝之地的奇遇记,描述的是失意之人远离昏暗现实的理想王国,并被后人称为“世外桃源”或“世外仙境”。如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刘禹锡《桃源行》:“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就是如此。
实际上,如果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地球上肯定会有很多类似《桃花源记》描述的地方,这是很难确证哪一处是其描写的“所在”的。其实,一个地方如陶渊明所描述的那样,而且山川形胜,自然优美,风景怡人,就能成为桃花源吗?何况有的地方只是地貌形胜酷似罢了,哪里能使人怡情悦性以获得片刻安宁的清静。即使这样的地方存在一处或多处,也不一定是人们心中的桃花源。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桃花源是不属于某个地方、某个景点的。桃花源凝聚了众多诗人的灵魂,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是让人心灵安宁的绝境。
然而,现实生活中,地名因文而生、因文而名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桃花源虽然不属于某地某景,但某地某景却可以用之冠名。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湖南常德是最早占用而冠名的地方,并且发展成为朝廷行为。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因文生景的现象。在陶渊明辞世后,黄闵在《武陵记》中记载:“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又曰:山上有神母祠。”可见,当时此地已号称桃花源,并有宗教性建筑。同时代的任安贫的《武陵记》中也有详细记载。
桃花源景区的建设在常德也是开先河的,并在唐代形成了相关制度。随着桃花源景区的逐步成型,从宋代开始,不仅因桃花源之名于宋太祖乾德一年(963年)在这里专门设治所桃源县,还有《桃花源集》或《桃花源志》的编纂。也正因为如此,《辞源》《辞海》将湖南常德列为桃花源原型地。
顺便指出的是,有的专家学者在考证《桃花源记》原型地时,似乎忘记了文中的一个角色,即“渔人”。“渔人”作为文学意象,在《诗经》里更多只是钓者形象,到屈原那里出现了“渔父”,后来文学中又诞生出了“渔夫”“渔翁”“渔民”等。从概念的逻辑关系上讲,“渔人”是一个更具广泛意义的群体。而屈原面对的渔父就在洞庭湖畔,这个地区的渔人很多,常德也在洞庭湖畔,又古称武陵,“武陵人捕鱼为业”是生活的常态。那么,屈原的“渔父”之遇与陶渊明的“渔人”之遇是不是又有某种相似之处呢?
桃花源使人生“诗”化了,又使人生“实”化了。桃花源里的一方烟火,把生命落到实处,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千百年来,围绕“桃花源”意象及其景区变迁产生的诗词作品众多,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王守仁等都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和墨宝,毛泽东也写有“桃花源里可耕田”的名句。这种独特的桃花源文化,通过儒道隐逸、农耕社会、山水田园、诗词碑刻、桃源工艺等,传延着深厚的历史文脉和文人情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今天推进中华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结束小文时,爰赋三绝以志感:
此生岂使此身闲,
何梦成仙不复还。
相对潺湲倾洞水,
桃花源里好耕田。
沅绕花源隔世情,
南山悠影鹤空鸣。
一番流水洞庭去,
半路鲜云阅武陵。
桃林深处问津寻,
逸致诗情费写真。
三百吟声齐点染,
仙源淳静得宽心。
文 | 童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