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故乡谣
发布时间:2025-05-30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儿时,我喜欢在村里唯一一条溪水里玩耍,喜欢与小伙伴行走于漫山遍野,喜欢抬头望向远方寻找一些未知的事物。生活在偏远僻静的村庄中,日子过得简简单单,每日与虫鱼鸟兽为伴,每日在田间地头撒欢,快乐与自在弥漫乡野。


乡愁,这个晦涩又难懂的词汇,是幼时、少时、青少年时都无法丈量的鸿沟。


课本里,大诗人苏轼豪情壮志:“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心静,亦是儿时无法理解的状态,甚至觉得只有热热闹闹才是好玩的。诗仙李白的那首《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能朗朗上口,却终不解其意。为何明月会与故乡挂钩,为何故乡还需要思念?对于懵懂的我,稍稍有所理解的句子,当是贺知章笔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是我从村里外出打工人身上所能看到的图景,有些我原本熟稔的哥哥姐姐,外出打工几年后回来,一身华丽的装扮,一袭时尚的秀发,因习惯了说普通话而导致家乡话略微有些蹩脚,种种迹象让我印象深刻。那时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与渴望,有种想逃离这个落后、逼仄的村庄,去大城市见一见世面的想法。


人是在什么时候才会开始思念故乡?或许,正是当故乡离你远去时,当故乡的那些点滴岁月越发久远时,那些愁绪才会莫名地涌现出来。


在城市生活久了,复归故乡,村庄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惹人心醉。那栋陪伴了我童年的老屋,散发着和蔼可亲的光芒。那棵我年少时经常攀爬的杨梅树,如今依旧枝繁叶茂,一只只小虫在叶片间若隐若现,恍若儿时的模样。村里的那口古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时光隧道的入口,等待着你回溯往昔。远处的山梁,似奶奶的背脊,始终遒劲有力。近处的溪流,缓缓流动,汇集了涓涓细流,亘古长青。庄稼在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恣意生长着,好像故乡的庄稼就该是这番景况。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当我与故乡分隔两地,当我与亲人阴阳两隔,当我与过去的岁月恍如隔世,光阴催人老,催着人长大,才渐渐理解了故乡与我之间的联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始终萦绕心头的情愫。又或许,故乡本就是无法穷尽笔端的。也正是此时,当我来到凤凰古城,才渐渐理解了沈从文对边城的偏爱;见到江南水乡绍兴,我也更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情怀。哪怕是在书中,我也渐渐有所共情,地坛之于史铁生,高密乡之于莫言,呼兰河之于萧红,是何等重要的存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的我,也会泛起的情思与忧愁,渴望归家,渴望聆听久违的乡音,渴望见一见熟悉的亲人。哪怕,只是在城市的一隅,偶然听到故乡的方言,都能令我为之一颤,感慨许久。就好像,他们所讨论的话题,与我息息相关,并能心领神会。


故乡,是一本我永远也翻不完的书。在那些回不到故乡的日子里,唯有用史铁生的文字聊以慰藉,他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地方,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呼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让我暂且付诸文字,畅游故乡山海中,聆听一曲故乡的歌谣,许此情地久天长。


文 | 钟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