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来,周振华立场坚定,初心不改,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奋进在教书育人的征程上。
作为衡阳县第三中学校长,在优质办学的路上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一流的业务能力,优异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育人环境更舒适,文化氛围更浓厚,学生管理更到位,教学管理更科学。”这是衡阳县教育局对衡阳县三中的评价,也是对周振华工作的肯定。
为人师表 德“育”双馨
周振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21年。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参加业务进修和教育理论学习,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他因文采出众、理论水平高被《班主任》和《高中生》杂志特聘为编委。《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之困及其破解方法》《高中会考之我见》《高中新课改迷局》等数篇论文在多种国家级刊物发表。先后获得“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高中校长”“衡阳县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坚持把“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干事”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把“道德存天地,清风贯古今”制成标语立于校门内侧自勉,时刻牢记廉洁准则,无论在哪个岗位,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家人谋私利;在学校工程项目上,严格按照招投标方式进行,承诺自己的亲戚朋友绝不参与;在教师评优评先工作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周振华均为人谦虚大度,不摆架子,不居高临下,乐于为教师学生排忧解难。只要能帮得到的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帮助。衡阳县三中多名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周振华的多方协调帮助,对此都非常感动。周振华对学生也富有爱心,多年来资助了数十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优化管理 促进学校平稳发展
自2017年1月担任衡阳县三中校长以来,周振华坚持以“打造精品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目标,秉承“每个学生都值得欣赏,每个学生都会有出息”的教育理念,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精细运作,敢作敢为,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对学校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聘用专职保安人员、宿舍管理人员,校园围墙全部增设安全铁丝网,安装摄像头300多个,新装路灯30余盏。
对学校食堂进行整治,规范操作程序,狠抓食品安全问责,校领导带头践行尝餐陪餐制度,确保学校食堂安全运营,让学生们吃饱吃好。
在充分调研学校校情的基础上,加大对党员干部教师廉洁从政从教的监督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大胆给中青年教师压担子,充分调动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公开招聘30位高尖优秀人才,充实了学校教师队伍。
修订了《创新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奖励方案》,通过了《教职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方案》《体艺生培训与管理方案》等制度,学校实现了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由权力管理向能力管理转变,学校运行迈入健康、平稳的快车道。
完善设施 提高校园品位
“学校要提质,教学设施必须与时俱进,校园环境必须适时怡人,具有新时代文化的影响力。”怀着这样的目标,周振华率领三中人,用不到4年的时间把三中打造成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且处处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规范化学校。
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条件下,破旧立新,更换、添置了学校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替教师更换了全新办公桌,装修了教工食堂,学校的“教工之家”被省直工委评为“省优秀教工之家”。2020教工公租房竣工,新建了车库,赢得教师的一致好评。
周振华提出“进一步改造整理校容校貌,打造宜教、宜居、整洁、祥和校园”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在校门口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重新改造校门口主干道两侧的行人道;建造几个供师生休息的生态休闲场地;对学校所有路面进行了油化;各教学、生活区域安装高照灯,消灭了学校黑暗死角,排除了安全隐患;增加校园文化宣传栏40余块;在校园醒目位置固定了校训,核心价值观;三栋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培元楼、养正楼、大成楼;寝室及教学楼围墙篆刻大量名言警句;校园东部场地被精心打造成“德泽园”,东校门成功拉通,实现了人车分流,学校交通更为便捷。
面对学校未来发展,周振华说:“我将始终坚守在教育阵地,守望理想,努力把衡阳县三中办成精神文明优先、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质量优良的优质学校,谱写衡阳县三中新的辉煌,为衡阳县教育事业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煜 通讯员 刘志凌 盛昊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