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我多次到绥宁县参加“三个一”扶贫活动,帮扶了两户村民脱贫;通过建言助推高校部分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在湖南师范大学分会场组织参与省政协“体验协商民主、做新时代主人”青少年体验协商民主活动;担当读书活动导读人……
梳理自己这几年的履职经历,感觉收获颇丰,今年省政协全会期间,我还被评为优秀省政协委员。我将这份荣誉看作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将进一步发挥好专业优势,全面履行好委员职责。
肖北庚:省政协委员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建言得到积极采纳
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我一直关注法律、高校相关的问题。通过提交提案、微建议,参与立法协商等方式议政建言,助推相关问题解决。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大我省“双一流”建设投入促进创新发展的建议》《将协商民主引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建议》《切实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全面优化高等学校等单位建设项目前置审批环节》等提案。省发改委等部门认真办理答复,推动了“放管服”改革进高校,为高校建设项目审批环节的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减少了高校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9年,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的联组会议上,我作了《把握新时代改革和法治关系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当中的意见建议得到与会省领导的积极回应。
近年来,省政协持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调研协商监督。2018年,我参与了省政协社法委组织的《湖南省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条例》立法协商,先后赴张家界、常德等地调研。我在立法协商会上提出的界定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范围等意见建议得到积极采纳,今年1月1日施行的《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对相关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020年,我围绕“湖南省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现状及优化”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在2021年《湖南蓝皮书》上发表。今年省政协继续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履职,将围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开展界别协商。我会积极参与相关履职活动,从“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角度切入,做好建言献策工作。
深读细悟乡村治理
2020年,我担任了省政协委员网上读书活动指导组成员,认真参与了网上读书活动。在省政协社法委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时,我为委员们作了第八部分“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导读,并主讲了“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与突出问题”。
我和委员们一起读原文、悟原理,收集查阅了大量的政策、资料,供大家参考,精心设置了多个问题,与大家一起思考交流,增进了共识。
读书过程中,我还围绕“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与突出问题”课题开展了调研,并结合在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期间,我还参加了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专家研讨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城乡规划一体化等方面,就该法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体建议。
我认为,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准确把握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与突出问题,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制,实行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深化乡村民主建设;大力宣讲《民法典》,营造“法律既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又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之良好乡村法治环境;发挥新乡贤及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树立文明乡风。
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
2021年9月24日,省政协社法委法治工作组委员工作室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揭牌成立。我是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之一,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履职活动。
运行以来,委员工作室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制度,坚持线上线下履职相结合,同步征求群众意见。很多群众走进委员工作室,咨询法律问题,我和委员们运用专业知识向群众作了解答。
依托委员工作室,我组织了学院的老师们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40余场法治讲座,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后,围绕“法治湖南、平安湖南”建设,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专家学者撰写了多篇理论文章在省内主流媒体上发表,助力法治湖南建设。
目前,委员工作室正在着手筹备“委员进社区活动”,我们将主动对接社区,发挥委员联系服务所在界别群众、身边群众作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普法活动。
口述:肖北庚 记录: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