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诚
这次回到故乡,登上舜皇山,不仅看到了大面积的野生茶园,也品尝了当地茶农采制的野茶。这一缕野茶的清香,始终萦回在心头。
舜皇山位于新宁县东南部的越城岭上,与湖南永州的东安县、广西的全州县交界,被誉为南方的植物王国和植物基因宝库。舜皇山因舜帝南巡在此狩猎而得名,舜帝又名虞舜,是中华始祖五帝之一,相传舜帝曾三次驾临此山,教当地老百姓采茶种茶,狩猎耕耘。后人为了纪念他,称这座山为“舜皇山”。这里也是中华民族舜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这天上午,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很快翻上了舜皇山腰,走进了一条原生态的古道——湘桂古道。这是旧时新宁到广西全州的古道,路面是当地花岗石铺设的老石板路,因为年深月久,少人行走,上面长满青苔。
古道被古树与翠竹掩映着,人在上面行走,几乎看不见天空。火热的太阳被植物遮挡着,直射不进来。里面凉风习习,溪流潺潺,不时有鸟鸣山涧,山林更显幽静。
最为神奇的是,古道两边生长着近30里的野生茶叶。这些茶树,完全是原生态的,没有人修剪打理,任由它们在原始森林中自然生长。茶叶呈墨绿色,像被打了蜡抛光一般,在阳光下油光发亮。走渴了,学着当地的老百姓摘几片嫩茶叶塞进口中,慢慢咀嚼,起初有些苦涩,一会儿,感觉有点甜,再过一会儿,一股甘甜盈满嘴间,就像喝了一杯浓浓的绿茶。
有人说,品茶的最高境界,便是回归原始。当地老百姓在山中干活,口渴了,就嚼一把嫩茶叶,既解渴又享受。
漫步在湘桂古道上,突然,看到一座“老山界”的大石碑,看完碑文介绍才知道,这就是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曾留下红军长征的足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根据自己长征的经历,写下著名的革命回忆录《老山界》,使“老山界”这个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我曾经读过这篇文章,只知道老山界在越城岭一带,没想到就在舜皇山。
1934年,湘江战役后,红军主力从广西全州进入舜皇山老山界。这里云雾缭绕,群峰耸峙,树木葱茏,敌机无法继续追踪和轰炸,让疲劳不堪的红军有了难得的休整机会,而古道两旁的野生茶,便成了红军消炎御寒、醒脑驱疲的“神叶”。
舜皇山素有“千年云雾茶谷”之称,山中有近10万亩野生茶林,是中国三大野生茶区之一。这里的野生茶树高2至5米,树龄可达数百年。舜皇山自然生态好,山水奇特秀丽,所产的野生茶叶,自然是上等的好茶。
这天下午,我们来到舜皇山的一个茶庄,品茗新采摘加工的野生绿茶。那茶叶一放进杯中,倒入开水,只见茶叶在水中翻滚着,顷刻间舒展开来,嫩绿的叶片在透明的水中起伏着,一股特有的茶叶浓香扑鼻而来。我们细细品味,饮后满口生津,口齿留香。
陆羽在《茶经》中写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大致的意思是,上等茶叶生于乱石丛中,下等茶叶生于黄土中。凡茶叶,自然野生的为最好,其次是园中种植的。这是对好茶的最佳诠释,而舜皇山的野生茶叶,可以说是好茶中的代表。难怪,舜皇山被授予“湖南野茶之乡”。
曾经看过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画,画名好像叫《野山茶》,几位乡朋好友围坐一堂,茶壶里煮着乡茶,茶香缭绕。几个人聊着乡事,品茗乡茶,津津有味。画中人的神态,让我至今难忘。我羡慕画里这种品茶的境界,更希望家乡的野生茶叶能飘香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