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艳兰
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有各自适用的领域。但在区县一级,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很多共同关注的议题,都是为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平台和渠道,在协商议题、程序和形式上做好结合文章,可以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政协助推基层协商有基础和优势
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基层协商方面,人民政协有优势、有条件,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有协商经验。人民政协开展政治协商近70年,政协协商作为经验最丰富、制度最完备的协商民主形式之一,能给基层协商提供借鉴与参考。二是有协商机构。我国2800多个县区普遍设置了政协组织,区县政协组织开展的协商事项大多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三是有协商力量。区县政协委员大多来自基层,并且按照湖南省、长沙市的做法,省、市政协委员都要求到区县报到,这一机制的建立为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提供了平台。四是有协商载体。随着湖南省政协云建设的推进,各区县正在建立完善线上、线下委员工作站(室)。以天心区为例,各委员工作站(室)都建立了委员线上、线下值班机制,重点打造的青园民声工作室、文源帮帮帮等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协商途径切实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难题。五是有协商成果转化途径。可以充分发挥政协的渠道优势,促进基层协商意见的落实。
充分发挥政协推动基层协商的作用
基层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更好推动基层协商,需要在定位上予以明确、制度上予以衔接、方式上予以创新、基础上更好地夯实。
一是明确概念与定位。“基层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把握边界,要将两者“交集部分”作为着力点,做好结合文章,共同促进基层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的解决。二是加强制度衔接。政协组织要总结和研究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资源共享、互为补充和促进的理论和实践,加强制度对接,形成科学完善的协商程序、运行有效的互动机制,让基层协商能够进入到专门协商的渠道里来。三是创新平台载体。要重点突出信息化理念,用好用活政协云这一信息化平台载体,以政协云及各区县依托街道联络处打造的“线上+线下”智慧委员工作站室为阵地,构建群众参与的网络协商模式,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与协商活力。四是夯实工作基础。推进政协工作“重心”下沉,支持基层政协进行探索创新,创设政协引导和参与基层协商的模式与程序,并切实加以推广。
作者系长沙市天心区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