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诗珈 张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邵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邵阳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坚克难,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成功谱写了邵阳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五年来,邵阳市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4.08亿元,其中2016年投入49.38亿元,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13万,降到2016年底的63.4万,19个贫困村摘帽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6.47%下降到8.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73元增加到9721元,年均增长12%。
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左三)在洞口县罗溪镇安顺村与贫困户代表座谈。
坚持脱贫目标 总揽全局攻坚
五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强化政治担当,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以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等6大工程为着力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克难,取得显著成效。
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全市五年累计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4.08亿元,其中2016年投入资金49.38亿元,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贫困人口明显减少。邵阳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13万,降到2016年底的63.4万,19个贫困村摘帽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6.47%下降到8.63%。
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73元增加到9721元,年均增长12%。贫困地区农民人平年纯收入增幅高于邵阳市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上学难,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用电难”等五难问题得到有效改进,村级活动场所、卫生室、远程教育电教室、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坚持高位推进 全面谋划部署
强化组织领导。市、县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市、县、乡三级党委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乡镇设扶贫站,村设扶贫员。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卫生室建设等工作推进小组,并明确了成员单位负责抓落实。
突出顶层设计。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发展规划》,确定了“三年攻坚克难,两年巩固扫尾”的路线图;明确了2018到2020年度脱贫摘帽目标和现行标准下邵阳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书,基本建成政策支撑体系。
压实工作责任。压实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单位、帮扶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脱贫攻坚负总责的局面。
强化督查考核。出台了《邵阳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实施办法》《邵阳市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工作方案》《邵阳市县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考核,绩效考核,评先评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坚持全民动员 合力拔除穷根
开展驻村帮扶。市派驻村帮扶队336支(含建设扶贫),1037人次,派出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43人次。实现所有市县领导干部、所有市县直属单位以及所有贫困村“三个全覆盖”。
开展结对帮扶。邵阳市8万余党员干部与24万余户贫困户开展“心连心手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其中市直单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9533户贫困户,实现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扶贫日”活动开展模式,倡导扶贫志愿行动,打造扶贫公益品牌;全面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建立社会扶贫网络“直通车”平台。积极推进“千企帮千村”行动,引导企业参与帮扶活动。
坚持精准施策 各方同步推进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公路3287公里,所有贫困村都实现了通车。新一轮农网改造提前一年完成。214个贫困村建成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5万千瓦。广播“村村响”、电视“村村通”。新建1002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320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邵阳市1074个贫困村已有258个村解决了自来水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按照“四跟四走”扶贫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油茶、药材等生产基地1190万亩,发展扶贫产业项目82个,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95家,带动57.4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建成278个电商扶贫站和820个金融扶贫服务站,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9亿元,85.36万贫困人口有了量身定制的“扶贫特惠保”。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采取市贴息统贷、县分还和“六统一”办法,2016年全市投入30亿元,为5.09万户无房户和D级危房户重建新房,结束了邵阳市贫困户无房住的历史。
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十三五”期间,邵阳市拟完成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91126人。去年搬迁了18924人,今年搬迁了39978人,安置项目107个。目前,已进行基础施工的项目有91个,基础施工率为85.05%。
发展教育脱贫。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五年共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103.4万人,有效解决了因贫失学辍学问题。
推进健康扶贫。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出台了特惠政策,由财政补贴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提高就医费用报销比例10%,将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全面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
实行保障兜底脱贫。完成了农村低保清理整顿和社会保障兜底对象认定工作,邵阳市现有农村低保48018户,100386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12337户,2460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每人每年3026元。
推进就业扶贫。全面启动了劳务协作脱贫工作,建立了输出人员清单、输入地企业对接清单、企业稳岗清单。邵阳市现有贫困劳动力28万人,已实现稳定就业12万人,带动4万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结合生态补偿脱贫。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安排3000名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扶持发展40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市级林下经济合作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邵阳市尚有8个重点贫困县、1055个贫困村、63.4万未脱贫人口。下一步,邵阳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