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职教周特别报道|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双师”雷定鸣把传承与创新作为使命
砌筑是一项极为辛苦的工作,而多年来指导学生、选手进行砌筑实习实训的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雷定鸣老师,他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比起从业者而言,可谓只多不少。
2019年8月,雷定鸣指导基地选手陈子烽蝉联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金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双师”教师显担当
2007年至今,雷定鸣一直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从教。工作30余年来,教学备受师生好评,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疫情期间,人社部邀请雷定鸣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技能大师线上公益课堂,进行初级和中级砌筑工及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备赛培训。“我们通过拍摄视频,在实训场边做边讲解,给学员点评实体、实物。这种效果反响特别好。”雷定鸣介绍,这次课堂推广了新技术新工艺,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世赛福地”有名师 因材施教取佳绩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被称为“世赛技能大赛的福地”。自雷定鸣连续担任第44、45届“世赛”砌筑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和教练组组长以来,中国选手已经连续两届蝉联“世赛”金牌,这“福气”背后离不开雷定鸣多年来指导选手摸索出的一套独家“秘方”。
从43届“世赛”到今年的46届,每一届选手的情况都不同。雷定鸣在摸清每位选手的特点后,找到他们的薄弱点进行一一突破。第43届“世赛”选手邹彬曾在工地工作过,但文化程度不高,识图、放样等理论知识有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雷定鸣及团队指导邹彬白天练技术,晚上联合学校安排专门的老师帮助补习文化,加深对砌筑理论认识的层次,实现了“世赛”奖牌从无到有的突破。
第44届“世赛”选手梁志斌接受过系统建筑知识教育,在知识水平方面都属于较高层次,但他在训练过程中,精度和速度不能完美结合。于是雷定鸣及团队在工具的改造及时间的把控等方面帮助他提高,最终如愿获得金牌。雷定鸣善于发现不同选手的特点,这种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和训练使得成效突显。
2020年12月,雷定鸣指导学校教师伍远州获得国家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世赛”选拔赛第一名。
崇尚技能稳传承成果转化哺行业
面对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雷定鸣十分忧心,他认为要通过加速转化“世赛”成果来解决。“我们要阶梯式地培养选手,要通过参加‘世赛’带动一批人进行技能传承,让他们把技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使我们的建筑行业人才辈出。”雷定鸣说,“培养冠军很重要,但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我们要使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正如所说的一样,雷定鸣一直致力于将“世赛”成果转化,反哺到行业的发展中来。2019年,湖南省雷定鸣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获批,目标就是将“世赛”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助推行业技能水平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此,雷定鸣将世界技能大赛砌筑标准与技艺充分引入生产实践,制订了施工一线砌筑标准。同时,在中建五局“超英杯”技能比武中融入“世赛”标准与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政协融媒记者 杨睿文 宋泽锦 通讯员 龙斯嘉 李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