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声报记者 汤万
到2017年底,湖南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245.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8.16%,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已经来临。而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养老压力也更大。
省政协常委释怀梵对农村养老问题关注已久。2018年,他深入岳阳、张家界等地10余个乡村走访调研发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很多家庭出现了空巢化现象,一些老人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精神上很孤单。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在有关乡村振兴意见和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乡镇为中心,建立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机构,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特困供养服务、互助养老服务相互配合,形成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网络。”释怀梵说。
释怀梵建议,由省民政厅等单位牵头,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全省农村养老问题专项规划和举措,并将农村养老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同时,增加财政投入,在全省乡村振兴政府项目资金投入的整体规划设计中,成立乡村振兴农村养老财政专项引导资金,对农村养老设施项目建设给与支持奖励;在财政资金总体投入中,列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养老事业。“还可成立湖南省农村养老公益基金,政府铺底一部分基本资金,引导商会、企业、爱心人士等其他社会力量加入。”
对于农村养老规划,释怀梵建议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举措。“对进行村庄改造、规划集中居住的,可同步建设集中养老设施并给与一次性补贴;对有拆迁或土地征收款的农户,应先引导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今后养老,实行先保后征,以解决他们失地后养老的后顾之忧;对农村失独、失能的老人应采取集中供养的办法,由政府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