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刘家松的“蒲公英”情怀 推动醇基新能源走入百姓家
发布时间:2019-01-28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 湘声报记者  李剑


  如果将人生的奋斗用植物生长来形容,对湖南中油国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家松而言,他希望成为蒲公英,虽默默无闻,但所到之处皆充满生机。


  当了23年的教师,刘家松在教书育人之余发起爱心公益组织,将对学生的关怀之心凝聚成大爱情怀。他与几名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一起,牵头成立了浏阳市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协会,用爱温暖着广大留守儿童的心。


  2018年,中国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刘家松创建湖南中油国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这家集醇基燃料研发、生产、销售、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于一体的公司正致力于将清洁能源——甲醇原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引领行业发展。


  从关爱留守儿童,到引领醇基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应用,刘家松正如蒲公英一样,始终默默无闻,推动相关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飞翔

  吸引300多名爱心人士,组成关爱留守儿童“大家庭”


中油国通-4.jpg


  湖南中油国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家松


  至今,刘家松一直习惯别人称呼他为“刘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刘家松常常这样问自己,最终他给出的答案是:有爱心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此,他常常思考如何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让教育承载未来。


  在他的学生中,曾有很多人是留守儿童。刘家松亲眼目睹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困惑。


  如何把个人爱心的“单人舞”,变成更多爱心人士的“大合唱”,这个想法一直埋藏在刘家松心中。如同一粒蒲公英的种子,默默积蓄力量,等待飞翔播撒的那一刻。


  2014年11月,风来了。刘家松与刘福春、彭正国等几名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走到了一起,牵头成立了浏阳市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协会,并吸引30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大家庭”就此成立,并逐渐壮大。


  在刘家松的奔走下,协会不断与团中央联系,团中央拨款80万元将浏阳市耀邦中学的泥巴操场改造为塑胶跑道,新建了足球场;与香港扶轮社等携手合作,筹集善款,从澳洲购买了整套饮水设备,从2016年开始耀邦中学所有师生都喝上了健康水;与四川川旅集团合作,在四川省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扶贫帮困活动。


  浏阳市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协会还在浏阳高坪清水塘小学、新屋岭幼儿园、船仓小学、老桂小学、丁佳小学、清溪小学等10多所山区学校开展慰问活动,1000多名留守儿童得到资助,其中数十名贫困儿童每人获得助学款2000元;协会专门联系了心理咨询医生,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协会爱心志愿者还会带上一些留守儿童前往父母打工地团聚;协会组建了留守儿童家长辅导项目微信群,为在全国各地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开设网络课程,引导身在外地的他们学会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交流,用温情去安抚一颗颗需要爱心滋润的心灵……


  在刘家松身体力行的过程中,他的爱心和担当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人。爱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洒落到各个角落,温暖着人心。


中油国通-2.jpg


  远征

  创建新能源公司,引领醇基新能源在汽车领域发展应用



  如果说,2014年与爱心人士牵头成立浏阳市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协会是一颗蒲公英种子的“飞翔”,那么2018年,则是“蒲公英”的又一次“远征”。他率领的以刘本时为技术骨干的团队及鲁俊辉、刘海平、郑席明为原始股东,创建了湖南中油国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引领醇基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应用。


  2018年,是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生态环保工作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一年。苍穹之下,每一个人都希冀呼吸到的空气是清新的,看到的天空是蓝蓝的。


  长期以来,关注环保、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刘家松强烈感受到了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繁重的减排环保任务激发了他心中强烈的使命感:汽车尾气是污染环境的一大杀手,那可否寻找一种既可以减少排放,又可以节省燃油的汽车燃料?


  一条又一条来自各地的新闻资讯,让刘家松的思路拓宽了: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专家对甲醇原料在动力燃烧和热力燃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广泛的验证,证明甲醇原料是目前替代汽油、柴油最好的清洁、环保、安全车用燃料;西安市已迈入甲醇出租汽车时代、贵州将推广1万辆甲醇汽车……这预示着甲醇汽车作为新兴原料的移动运输装备和交通工具,将成为我国多元化能源汽车大家庭一员进入市场。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刘家松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他将目标瞄准了甲醇原料。


  隔行如隔山,这次的“远征”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但刘家松紧紧抓住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这一最大政策和机遇,放眼全球、海纳民意,科学谋划、大胆创新,一项具有首创意义的探索在三湘大地铺开——


  2018年6月,湖南中油国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00万元。公司在浏阳溪江村(原华海烟花厂内)有占地247.6亩的基地,成为一家集润滑油、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尾气控制催化剂制造,工业用机油、燃油添加剂生产、石油机械设备生产、燃料油、工业重油、燃油添加剂、石油化工设备、石油油罐生产销售、生物质能源(含甲醇、乙醇、生物柴油)销售开发及电力供应的新能源企业。


  “甲醇原料将是下一个风口!”看到国家安监、建设、交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委颁发的关于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的通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的《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和《车用甲醇燃料作业安全规范》通知,以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关于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等一系列文件,刘家松心中有数,更有底气了。“如果我们以浏阳为中心,产品辐射300公里,市场拓展到湘、鄂、赣、两广以及安徽,现在6省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000万辆。如果有10%的车主用我们的清洁能源,每天每台车消耗200元,一天的消耗量将达到6亿元。”


  公司很快组建了一支团队,践行“老板就是员工,员工也是老板”理念,公司上下精诚团结,都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业,人人都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工作。


  凭着过硬的技术力量,2018年8月,公司样品经国家石油石化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检测全部合格(NO.201808326);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的专利已经受理;申请的商标“浏佳醇液和溪江能源”已经受理。


  公司还采取独特的市场营销模式,使人人都有多条途径创收,每个人都有短期、中期和长期收益。


  从老师到企业家,刘家松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以人为本、敢于创新、服务社会的情怀。中油国通的愿景,是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清洁能源,让汽车出行更加环保。


  在浏阳市溪江村,站在公司清洁能源基地前,看着一座产业之城扬帆起航,刘家松激情满怀:新的征程,正在开启,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与他一样有志于为国家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有识之士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共同发展。


中油国通-1.jpg

  刘家松在清溪小学与孩子们欢度六一儿童节


  坚守

  坚持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沧海横流,唯有坚守情怀与担当,才能勇立潮头。


  中油国通上下求索,在坚守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不断重新定位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众所周知,甲醇作为清洁能源,不仅能提升动力、节省燃油、消除积碳、保护发动机,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排放,事实也证明如此。中油国通生产的汽柴油尾气清洁剂、醇基合成油、添加剂、净擎增动清洁剂等系列产品,试车结果表明无毒、无烟、无碳、无害,启动快、动力好、冲劲足、减少碳排放20%-80%。


  对于全行业来说,中油国通公司所作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好的产品,更是经过多年研究、实践,系统地解决了醇基合成燃料与汽油的调和比、速溶性、冷启动、成品长期储存稳定性及生产工艺连续化合成等问题,经用多种车型试用醇基合成燃料并进行长距离行车试验,都取得了圆满的效果,该技术被证明成熟可靠、安全环保,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实现了企业效益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目前,中油国通在甲醇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全面开花:浏阳项目在浏阳市委、市政府和关口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进展迅速,由原来申报的年产量2万吨提高至年产量100万吨项目正在推进中,产能将大大提高;占地150亩的岳阳基地在岳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江西九江年产100万吨醇基合成燃料生产基地项目,九江市委、市政府已召集联席办公会议,选址柴桑区赤湖产业园,预计总投资7.7亿元,全部由出资企业自筹,项目建成投产后,按年产100万吨计,年产值可达58.3亿元,上缴税金5.12亿元,项目所产生的废料残渣可回收使用,无废水废气排放,还可为近600个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019年1月4日,公司与湖南军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今年中油国通将有几个省市的分公司和分厂陆续投入市场。


  数年探索,芳华初见:公司正与省内各大汽车修理厂、配件厂、驾校以及物流公司合作,建立市县区加盟网点;准备在湖南省铺设撬装防爆加注站3000座。


  从蓝图到现实、从情怀到实践,中油国通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不仅为有效解决当前汽车尾气污染环境、石油资源不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湖南样本,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鲲鹏击浪从兹始,风劲潮涌正扬帆。迈向新征程的中油国通,足音铿锵有力,有望成为清洁能源领域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驰骋于中国大地。其谱写的绿色发展新篇章,也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