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禁令之下变装隐身   非法校园贷“从线下转身线上”待整治
发布时间:2017-09-30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 杨朝文

  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都不用本人签名,就能通过中介机构贷到数万元款项。

  近年来,在利益的催生下,部分小额贷款逐渐变了味。尤其是一些P2P网贷平台或线下私贷机构,利用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但有一定消费需求的特点,借助网络平台,以低息、快速放款等条件为诱饵开展贷款业务,甚至推出所谓“裸贷”业务,致使乱象众生。

  今年年初,教育部、银监会、人社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明确取缔校园网络贷款业务。

  在各类学校开学之际,教育部9月6日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任何网贷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在重重禁令之下,非法校园贷的整治成效究竟如何?在校大学生该如何避免非法校园贷的侵害?


  “校园贷”隐身线上

  “今年新生入学,校园环境比前两年清净了很多。”湖南大学大三学生徐鹏说,往年新生报到入学时,校园里会有各种张贴小额贷款广告的人员,他们会把广告贴在宣传栏、食堂饭桌、寝室门。撕了一层又贴一层,像牛皮癣一样。

  “9月初返校后,在学校里基本上看不到这种小广告了。”徐鹏认为,相关部门推出的“禁令”,有效遏制了非法校园贷的蔓延。

  湖南大学另一名学生表示,虽然校园里基本看不到小额贷款广告了,但针对学生的手机网贷APP却依然存在。

  湘声报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栏中输入“学生”二字后,搜索栏下方很快就会自动出现诸如“学生借钱”“学生贷款”“学生分期”等字样。当点击“学生借贷”关键词进行搜索,立马就出现了上百个网上贷款APP。这些APP在图片介绍栏中,无不用如“一分钟申请,十分钟到账”“仅需身份证就能借”“门槛低,成功率高”等充满诱惑性语句在宣传。

  在下载了一款名为“大学生贷款容易贷”的APP后,经简单的手机注册便可以申请贷款。第一个步骤就是验证学籍信息和身份信息。

  通过这些APP,在校学生仅需提供自己的学生证或身份证,最高可以贷款9万元。

  湖南省政府金融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湘声报记者,禁令出台后,不少校园网贷机构开始打政策擦边球,除了隐蔽转身线上外,有些则变换了名目,比如“美容贷”“培训贷”等。

  “美容贷”和“培训贷”虽然没有直接发放款项给学生,但它通过服务合同的形式,规定了学生的还款利息、还款期数等条件,具有一定迷惑性。甚至,其中暗含诸多陷阱,很多不明就里的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学生为何总“入坑”

  “明明只借款几千元,为什么最后却要还几万元?”

  省政府金融办工作人员告诉湘声报记者,这主要是由于非法校园贷的虚假宣传,同时他们利用了贷款学生涉世不深、不敢声张的心理非法计算费用所致。

  “一般非法校园贷都会以低利息作为宣传噱头,但他们在放款时往往会扣除巨额的手续费。比如学生贷款5000元,但实际到账往往只有4000元左右。工作人员声称是扣除了手续费,但在计算还款利息时,还是以5000元为基数。”

  同时,大部分非法校园贷在计算利息时,都采用复利计算公式,也就是所谓的“利滚利”。如果一旦出现逾期现象,大量的违约金或滞纳金更是接踵而至。

  很多学生因为担心影响正常毕业或受到父母责备,在还款压力日渐增大的时候也不敢告诉老师或家长。于是,他们便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从其他贷款平台贷来款项,填补上一个贷款的漏洞,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后还款时利息比贷款金额高出数倍。

  出现不久的“美容贷”“培训贷”等非法校园贷,有时候还融入了一定的“骗术”。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28日,南京一大学生小朱被忽悠进一家美容院,说好的是暑假免费美容咨询活动,进去后小朱就被推荐做一款价格为3万元的隆鼻手术。得知小朱无力支付时,美容院员工主动提出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只要先做一次信用额度测试就行。

  事实上,工作人员拿着小朱的手机下载了一个网贷APP,输入相关资料信息后,10分钟内3.5万元贷款便获得通过,但这笔贷款并没有给她,而是直接打到了美容院账上。后来小朱提出不愿意手术时,美容院则要其支付1万元违约金。

  长沙市公安局宣传中心负责人透露,当前大部分非法校园贷受害者并不会第一时间报警或请求法律援助,更多的是选择默默承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8月6日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年利率上限为24%,并以超过年利率36%为无效。依据这一规定,当前大部分非法校园贷约定的利率和利息计算方式都属于违法。


  消费观教育亟待加强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各相关职能部门都出台了针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扶持政策。

  贫困学子要顺利完成学业,除了可以申请助学贷款、领取生活补助外,成绩优秀者还可获得奖学金。对于有好项目的学生如果想创业,也可以申请创业贷款。与此同时,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也踊跃参与教育扶贫。“应该说,贫困学生已经不会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了。”湖南省教育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当前部分大学生深陷‘校园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观念出了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认为,非法校园贷平台从线下转到线上,变换着各种花样。一方面,教育、金融、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非法校园贷的管控、处理、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开展对学生普法教育、消费观教育。“不花不该花的钱,不攀比追求奢华,就用不着去找这些网络平台贷款。”

  为了帮助大学生群体远离非法校园贷,省政府金融办、省教育厅、省团委等正着手联合在全省大学生群体中发出倡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共同切断非法校园贷最后一根链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