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即将召开。为展现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和成效,政协融媒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讲述本届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精彩故事。
讲述人:徐自强
全国政协委员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医药卫生界、教育界政协委员时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我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心潮澎湃,备受鼓舞,至今难忘。
自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我始终立足本职工作,秉承“医者仁心”的初心,以饱满的热情履职尽责,持续为医疗问题发声,当好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可以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是我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经历,让我收获颇多,不断成长,也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01
许多建言来自一线
我是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所以特别关注基层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我对郴州市部分社区医疗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全科医生非常缺,一些全科医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为此,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全科医生培养与待遇的提案。
全国政协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注。这一年,全国政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委员视察团赴湖北视察,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围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浙江、湖南进行了专题调研,我都参加了,感受很深。
让全科医生安心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十分必要,因为许多时候真正威胁到老百姓健康的不是疑难杂症,而是多发性疾病和慢性疾病。为此,只要有机会,我就为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鼓与呼。
近些年,我的许多提案都来源于在急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比如,我发现,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价格上涨,加重了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患者的负担。但根据我国的医保政策,在急诊科抢救没有报销,一些价格虚高的药品,无形之中成了“要命”的负担。为此,我建议将急救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02
尽心帮助更多人
自1996年起,我就在急诊科室工作,深刻感受到全民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一些患者失去了生命。为了赢得抢救时间,给专业人员抢救创造条件,必须有第一目击者或第一现场亲历者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抢救。
多年前,我就组建“我救人人,人人救我”急救科普知识普及小分队,利用休息时间到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宣讲急救科普知识,受到热烈欢迎。2019年,我撰写了相关提案,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校开设课程普及急救常识。
在开展宣讲急救科普知识的同时,我一直坚持义诊,希望让自己所学惠及、帮助更多的人。
有一次,我到新田县义诊,一位年轻人讲述自己的病情:经常高烧、浑身无力、关节疼痛,在当地医院看过多次也没有解决,这让他痛苦不已。
在详细询问年轻人的病史和情况后,我判断他得了南方少见的布鲁氏病。后经过化验、检测,果然如此。经过治疗,这位年轻人恢复健康,十分欣喜,说像是重获新生。
03
守护生命安全
我的生活很单一,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急诊科。可以说,急诊科是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我的人生信条是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一天,一辆小货车载着一位残疾人出现在我们医院。这名残疾人身患尿毒症,无钱透析,且无家人照顾。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经与医院领导沟通,立即将其安排到急诊科做血液透析治疗。此后,医院为其请了护工,照顾他的日常生活。每次查房时,我都鼓励这位残疾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欧阳艳摄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发生在2018年。当时,一位病人被五步蛇咬伤了右拇指,当听说治疗费用估计得花上数万元时,便喊着要回家。我与他聊天才知道,因为他家里穷,之前的治疗费还是借来的。
我立即告诉值班医生先不考虑欠费的问题,并将患者的情况向医院反映,最终减免了这位病人的全部医药费。现在他把我当作十分信赖的朋友,我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解决一些困难。
令我欣喜的是,为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尽可能减少死亡和致残率,2021年,我所在的急诊科开始创建“创伤中心”,对于危重创伤病人,可以走绿色通道,先检查抢救,后交费。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每当我看到一个个生命再次绽放,内心就充满成就感,感觉自己没有辜负这份职业。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更加用心用情联系服务群众,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医生。
· 履职印记 ·
部分提案建议——
2018年,提交《关于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的提案》。
2019年,提交《关于推行对严重创伤病人直接输注O型血的提案》《关于全民普及急救知识的提案》。
2020年,提交《关于遏制急救药品价格上涨的提案》《关于提升社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两栖宾馆的提案》。
2021年,提交《关于建立强制性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提案》《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提案》《关于加强海(河)上救援的提案》。
2022年,拟提交《关于将120救护车纳入免公路通行费管理的提案》《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管理的提案》。
文字整理丨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