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建言献策,今年也不例外。他建议,应建立强制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
“由于诸多原因,在部分农村,少数农民不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一旦生了大病,不能通过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可能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徐自强认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卫生服务、抵御重大疾病风险。
2003年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这种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卫生服务、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国务院发文,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很多时候需要村干部上门做解释工作,一些村民才愿意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徐自强还发现,有的人认为自己很健康,不会生病,只是对家里年老、有疾患的人缴费。
为此,徐自强建议,城乡居民医保应由原来的自愿参保改为强制性参保。在他看来,由“自愿”改为“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比如,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全民强制性参加医疗保险,按照收入比例缴纳,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障。“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在经济上有能力支付基本保额,极少数特殊人群,如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人等,国家已执行了全免政策等。”
徐自强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是强制性保险,对居民实施强制性参保,不能理解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从全国范围看,可以依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分西部、中部和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个档次缴费;在同一地域,还可细分为城乡结合部与边远山区不同档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