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王国海在联组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拍摄
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致公党、侨联、对外友好界委员的联组会。在8位发言委员中,王国海“抢了个先”,作了《以“侨”为“桥”,精准助力“双循环”》的发言,致公党界别的另一位发言委员则是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顾行发。
与栗战书委员长面对面交流,对同时身为人大工作者的王国海有着更特别的意义。
在发言中,王国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目标举措,华侨华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将成为其中的重要推动力。
为此,王国海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建议——搭建线上线下“双侨路”、用足新侨老侨“双资源”、打通境内境外“双通道”、优化国内国际“双环境”。
“委员发言结束后,栗战书委员长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和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言出力。”王国海告诉记者,“栗战书委员长曾担任贵州省委书记,他特别提到了致公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贵州毕节的帮扶活动,让我非常感动。”
这个难得的发言机会,对王国海来说纯属“意外”。在前往北京参会的几天前,他接到了致公党中央通知,请他代表致公界别在全国政协联组会上发言。
5分钟的发言,必须精确、精炼、精准。仔细思考后,王国海决定结合自己的经济专业以及致公的侨党特色发言,这一思路得到了致公党中央领导的认可。
“这是一次特别的履职经历。”王国海笑着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建党百年,能有这个机会我觉得非常荣幸,感谢组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