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话题“农”,交流“浓”!湖南各级政协人联动共议读书主题
发布时间:2020-10-22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1012234821.jpg


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读书主题,政协云在热点关注版块推出首个话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10月19日又启动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话题讨论。


连日来,全省各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通过政协云,积极参与“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省政协读书群的相关专题交流,以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推动读书活动与政协云运用更紧密结合,形成联动效应。


共读共学,全省联动,畅谈体会,提出建议……一波接一波的交流,汇聚起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协智慧和力量。


观点一

依靠科技构建现代农业


乡村如何振兴?从读书中汲取养分,启迪智慧。委员们表示,通过阅读《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开拓了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是农村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南。


围绕乡村振兴的多个方面,委员们踊跃提出认识和看法。


“依托社员网等业内领先的农产品电商和农业大数据,为农民卖货提供交易平台,为县域扶贫提供决策支持。”宁乡市政协委员魏翠羽建议,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现代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喷灌技术等注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链。


产业带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如何推进新时代农村“物”的现代化?常宁市政协委员邹晓魏给出的建议是尽快完善农村冷链物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永州市政协提案委主任吴金燕认为,要牢牢抓住国内大循环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开拓新市场。


在省政协委员朱皖看来,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物”的建设需兼顾公益性和经济性。

观点二

规划先行盘活发展要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精心谋划。


“乡村振兴发展,首先应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遵循,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株洲市天元区政协学联群团委副主任彭湘军说,乡村产业发展,通常寄希望于吸引大型招商项目来实现,却往往忽视了农村的实际,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常德市武陵区政协云管理中心主任梁亦非认为,农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山、林、湖、田、果园等现有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引进资金,推动发展。


省政协委员李红则认为,老年康养是中国未来社会大而稳定的需求,生态宜居的乡村应成为老年康养的必然选择。这一观点得到了东安县政协委员秦宣武的认同。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的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把村民、土地、产业、技术、市场有效组织起来,将大家的利益紧密连接起来。”秦宣武说。


安化县政协委员刘宝祥建议,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考核,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具体可见的效果。

观点三

  优化环境吸引能人强人


农村青年是振兴乡村经济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澧县政协委员胡立阳说,乡村振兴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农村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的培训。


桂东县政协委员张丽珠认为,乡村人才振兴,不应把高素质农民培养效果停留在“发了多少结业证”上,而应落脚到培训后的跟踪服务,要完善好各行业的实用型院校,加大力度培育好新型农业达人。


唐红军、蒋友明、曹继明等委员则表示,乡村振兴重要的是加强对村支两委成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在农村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的人才环境。”耒阳市政协委员谢晓华建议,要让能人愿意参与乡村创业,支持骨干示范带动,着力引乡贤下乡。

参与“新时代乡村振兴”读书主题讨论

请点击以下链接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话题


END

文|湘声报记者 肖君臻

责编|肖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