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长沙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大会上,创新技术与产品应用成果展示区的一款5G智慧农业系统很受关注,这个系统首次运用到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兴安盟试种的盐碱地稻田,很多人现场围观试吃盐碱稻米饭,很香甜!”
今天(11月4日)中午,省政协常委、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长沙市工商联主席彭继球在“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省政协读书群分享了一段参会感言,并附上了他拍自世界计算机大会现场的一张米饭图。
正在大会现场采访的湘声报记者在创新技术与产品应用成果展示区看到,中国联通展区前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米饭,试吃观众纷纷给予高度评价:“颗颗饱满又大粒,特别香甜味道极佳”“感觉不用吃菜就能吃一碗饭了”……
“这一锅米饭非常具有科技含量。”湖南联通5G方案解决工程师张标介绍,首先它是运用袁隆平院士的耐盐碱地水稻技术,在兴安盟耐盐碱水稻试验田生长出来的大米。
此外,依托5G、物联网、云、区块链、AI、自动化农机等技术,盐碱稻试验田实现了从育苗、种植、收割、施肥浇水等作业、可视化诊断、流通及指挥调度的全链条信息化服务和智能化操作,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款全力助推“袁梦计划”的系统,被称为“5G智慧农业系统”。
那什么是“袁梦计划”?
“向15亿亩盐碱地要1亿亩耕地。”这是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今年提出的“袁梦计划”,即未来3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合作开发耐盐碱地水稻种植20万亩,让当地水稻种植户收入实现翻番。据了解,我国有盐碱地约15亿亩,其中约有2亿亩适合种植耐盐碱水稻。
“全国推广耐盐碱地水稻1亿亩,亩产按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总产量可达到300亿公斤,这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可多养活8000万到1亿人。”袁隆平在今年的耐盐碱地水稻测产公布会上如此表示。
据农业农村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袁蒙大米”的食味值达到90分——大米食味值是对食用大米的外观、香味、口感的综合打分。袁隆平亲自为这款大米起名为“袁蒙”(意为“圆梦”),目前已上线阿里巴巴平台。
9月27日,中国联通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袁隆平院士兴安盟耐盐碱试验基地签约,合作开发“5G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兴安盟盐碱地土壤和耐盐碱水稻种植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水稻病虫害AI识别智能化,共同把内蒙古兴安盟20万亩盐碱地改良成高产米粮区,并向全国推广,助推“袁梦计划”实施。
“在田间地头立一个杆,杆上有现代化的小型气象站、通信模块,未来还将有高清摄像头。同时,地下、地表部署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传感器感知光、温、碱度、生长态势等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技术即时传送至大数据中心。”张标介绍,这款人工智能和专家诊断系统,就可以实现精准施肥与用药、土壤质量监测、病虫害防治以及自动测产。
“信息技术让农业走向智慧时代。”在读书群里,省政协委员傅高武接上了彭继球的话题表示,要不断提高5G网络在广大农村覆盖应用,种殖智能化等应用场景,可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打通一二三产业间的信息流通,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郝建东认为,5G未来将不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很大程度改变农业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