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记者陈尽美
11月2日上午,位于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公斤目标达成!
在网上“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省政协读书群里,委员们通过群内链接,同步观看了测产现场直播。看到超级稻产量再破纪录,委员们纷纷表达感言:“消息振奋人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障粮食安全,重点在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
从10月28日至11月2日,湖南省政协读书群的专题恰好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已进行了一周的交流讨论,2日是这一专题的结束之日。袁隆平团队超级稻产量破纪录的好消息,为专题讨论带来了精彩收官。
小米粒里有大民生,保障14亿中国人的口粮安全,是委员们关注的“头等大事”。
“一要确保耕地面积,绝不能突破耕地红线;二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三要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四要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加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省政协委员张光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党和政府引领,更好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其中,以确保短期安全、长期可持续。”省政协委员颜卫彬提出了把公共财政性农业资金投到关键处、让农业补贴透明、壮大国内经营主体、发展高科技农业、培育专业化人才、加强国际化协作等6条建议。
委员们的热烈讨论,吸引了全国政协委员赖应辉参与交流,他介绍,2017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有力推动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实施‘中国好粮油’项目,实现了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
“清晨看到统计表,感叹湖南读书好。委员参与全覆盖,发言次数逐浪高;乡村振兴最关注,粮食一词频率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几乎每天都会加入湖南政协读书群,他以这首小诗,对读书群内委员们的积极参与予以点赞。
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年年丰收,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为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委员们认为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委员们纷纷表示,“要解决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压力,就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湖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立足于长远和可持续的发展视角,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颗颗谷粒真正存储于优质耕地和现代农业科技中,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湖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