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幅品不够的山水画:山脉连绵、万树展翠、云海飘渺、山水和谐、刚柔相济;她是陶醉心灵的文化课堂,庙会、剪纸、皮影戏……俯拾皆是的民俗文化滋养着南岳人,浸润着每一位游客的心灵;她是一部文化融合的史书,是祭祀文化绵延地、湖湘学派开创地、抗战胜利见证地、佛道共融神圣地……穿越时空隧道,历史的足迹鲜活如昨。
千年古韵犹浓,今日南岳更美。近年来,衡阳市南岳区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突破口,谋划新格局、布局新业态、注入新内涵,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全域旅游品质,阔步迈向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新征程。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擦亮‘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品牌。南岳区将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在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实现更大作为。”南岳区委书记刘浪说。
朝阳下的南岳祝融峰。
担当使命 谋划旅游发展新格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衡阳旅游发展的龙头,南岳被省委寄予厚望,并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衡阳市委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南岳为龙头的文旅康养中心,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区、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南岳区勇立潮头,聚焦红色旅游和康养融合发展两大发展路径,主动融入衡阳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大潮,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等“五区”建设,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谋定而后动,发展需要向“最强大脑”借力。2020年,南岳区在衡阳市率先制定《南岳祝融人才行动计划》,举办“迎老乡、引客商、回故乡、建家乡”座谈会,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该计划涵盖人才引进、人才聚集、人才提升、名家名匠铸造、青年才俊培育、人才服务保障等6大工程,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人才发展资金。明确将高学历人才、高职称人才、高技能人才纳入引才范围。全职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可获连续3年每年6万元的生活补贴,并一次性获5万元安家费,在南岳区域内购买首套商品住房一次性补贴10万元。基于旅游区对人才的需要,该区明确对引进的导游、厨师、职业经理人等旅游人才也将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或奖励。
为加快推进人才行动计划落地见效,2021年2月,南岳区又出台13项配套实施细则,形成“1+13”政策体系,将人才引进范围扩大至区直非参公事业单位、企业等。该区每3年还将评选“名家、名医、名师”等,获选者享受区级优秀人才待遇。
真心真意出实招,吸引一批乡贤回乡投资建设。圣土文化公司负责人旷新文,带着琉璃工艺品加工经验回到南岳,将南岳大庙和祝融峰上的香灰制成佛像、吉祥物、车饰、吊坠和佛珠5大系列、近1000款工艺品;康乐福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罗艳云,回乡承包600余亩土地种植贵妃凰菊,在销售原生态菊花的基础上,还开发洁颜粉、沐浴露等日化用品,深受游客喜爱。
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引进人才激发发展活力,更要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
南岳区从预防、发现、查处、追责4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诚信“红黑榜”制度,以诚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诚信经营、游客反响较好的经营户列入红榜;对强买强卖、欺诈游客的门店,经查实即列入黑榜。“红黑榜”评定后,在南岳区党政门户网、南岳衡山旅游网、南岳旅游官方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公布,并在南岳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大庙等游客聚集场所进行公示,推动形成良好市场业态。以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经营户文明经营、诚信经营,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室。
多元发展 布局全域旅游新业态
第一天,游览南岳游击干部训练陈列室、南岳游干班结业典礼旧址等红色景点,爬上祝融峰,打卡磨镜台、平安石等,在乐山乐水的同时,重走“游干班”路线。第二天,来到红星村骑行游乐,欣赏美轮美奂的田园综合体,傍晚来到水濂村吃土菜,一览月光下村落美景,晚上看万寿广场的灯光秀,欣赏传统与科技融合的“麻姑献寿”。第三天,参观恢弘的南岳大庙,在祝融火文化园观看《祝融传说》、聆听《望嶽》非遗音乐会、欣赏南岳美术展,晚上则逛庙会,穿越千年南岳……今年元旦节期间,长沙游客朱丹妮和家人一起在南岳度过了一次美妙而难忘的南岳之旅。“以前来南岳都是避暑登山,没想到现在又多了这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值得一去再去!”朱丹妮说。
近年来,南岳区以南岳大庙、祝融峰等传统景点为依托,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康体养生度假、夜间沉浸式旅游等多元产品开发,涌现出“夜旅游”“研学游”“乡村游”等全域旅游新业态。
南岳藏经殿景区。
南岳区将红星村打造为以观光运动为主题,集绿道骑行、花海观光、采摘认种、乡村休闲于一体的骑行村落,建设环村、滨水、涉田、进园的“骑行道+木栈道+游步道”的绿道体系。举办摄影活动、乡村旅游节、篝火晚会、大型户外亲子烧烤等一系列活动,吸引10万名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红星村里骑行忙,南岳云雾茶清香。南岳区出台多个文件政策引导扶持茶产业,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南岳云雾茶”公用商标,对老茶园进行提质改造,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还开发出红茶和黑茶,迅速打开市场。
如今,“南岳云雾茶”已成为南岳区茶产业的“金字招牌”,村民也搭上了茶旅融合的“顺风车”,办起土菜馆、民宿,开发出亲子体验游。据统计,茶产业共带动当地423户1526人脱贫增收。
2021年,南岳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出“抗战名山、游干摇篮”“廉洁征程、永葆初心”“党建引领、乡村振兴”3条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和建设南岳游干班陈列室、南岳烈士陵园、南岳党建文化主题公园等一批有特色的10个红色旅游景点。
“南岳游干班陈列室、南岳党建文化主题公园等景点,一经推出就得到游客追捧,成为我们的‘爆款’产品。”南岳区牵手旅行社负责人介绍。
南岳祝融小镇。
创新驱动 注入文旅融合新内涵
“香灰手串、‘祝融’纪念衫、贵妃凰菊这些具有南岳特色的旅游商品,作为伴手礼很合适,我这次要多挑选一些。”2021年12月5日,来南岳区旅游的广东游客王志敏,在南岳西街选购了一批心仪的礼物。近年来,南岳原创文旅商品越来越多,不少游客除了给家人购买,还会帮朋友代购。
如何让游客在南岳旅游后,买到满意的伴手礼,带走“南岳记忆”,提升旅游体验?在加大对传统商品扶持力度的同时,南岳区积极推动特色旅游商品落地开发,引进或培育数十家企业开发文旅、农旅新商品,成为南岳原创伴手礼。举办首届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创立了参赛、获奖作品转化落地的“南岳模式”,为南岳文旅融合注入新内涵。
曾国藩古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南岳特色伴手礼正在“出圈”,伴着游客走向全国各地。庆新顺意文创公司围绕南岳寿文化、火文化、红色文化、景点文化,注重讲“南岳故事”,开发文化、办公用品,打造“心愿之礼”品牌;大山文化公司依托南岳“平安石”景点,打造“平安石”车饰、摆件等。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南岳区以文促旅高质量发展,先后引进天子山火文化园、悦榕庄、希尔顿等一大批产业项目,以及肯德基、文和友、茶颜悦色等一批知名品牌。
未来,南岳区将加快祝融火文化园、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润和国际养老养生文化中心等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园建设,推动华声亲知南岳衡山研学国际营地项目落地投产,补齐旅游短板、形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着力实施一批养生旅游基地、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旅游重大项目,打造南岳养生谷、国医小镇,推动康养、医养、疗养、心养产业发展,把南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康养胜地。
为让南岳文旅这张名片叫得更响,南岳区持续举办南岳国际寿文化节、南岳庙会、“我在寿岳有棵树”、星空节、雾凇节、剪纸展等特色文旅活动,完成“锦绣潇湘·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图”大型文化创作工程,并让中国美协中国画双年展永久落户南岳,为旅游注入文化活力。
南岳水帘洞飞达拉。
2020年来,以“寿比南山·南岳衡山”冠名的高铁列车相继从深圳、上海驶发,途径广东、湖南、湖北、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等多省市,让更多游客进一步了解南岳、熟知南岳、走进南岳、体验南岳,进一步打响南岳文旅知名度。
“我们将坚持项目带动,彰显文化魅力,舞好旅游龙头,推动南岳向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迈出坚实步伐。”南岳区委副书记、区长蒋炳炎说。
南岳大地,风光旖旎,好戏连台,劲奏凯歌!如今,南岳年接待游客已突破13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在阔步迈向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新征程中,南岳必将越走越稳,越来越好。
文 | 李煜 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