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专访丨两位驻华大使眼中的湖南
发布时间:2021-03-26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微信图片_20210326194431.jpg


3月24日至26日,东帝汶、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莫桑比克、安哥拉等6个葡语系国家驻华使节受邀在湘访问。期间,东帝汶驻华大使阿布罗奥·多斯桑托斯、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安东尼奥·塞里福·恩巴洛向湘声报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湖南及愿景。



东帝汶驻华大使阿布罗奥·多斯桑托斯

“农业之外还有更广阔合作空间”


微信图片_20210326194442.jpg


这是近半年来,我第二次到湖南。去年8月,我曾来到湖南参加长沙国际公共卫生产业论坛暨展览会。当时,长沙的绿色生态、整洁市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次是为了促进湖南与葡语系国家的交流合作而来,让我比第一次更深入地认识了湖南。我们考察的马栏山文创园、株洲中国动力谷、中联重科等,都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近年来湖南的高速发展。我感受到,湖南各项资源十分丰富、科学技术十分先进,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备的实力和优势。


湖南与东帝汶在杂交水稻领域已有多年合作历史。我发现,湖南的潜力并不局限于农业,还在于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我们对湖南的发展非常期待。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下,中国依然如期完成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我很高兴看到这项伟大的成功。在此行中,我也看到了湖南人民都在为湖南的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东帝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近年合作,我们感受到,“一带一路”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有实际行动的举措。中国和东帝汶自建交以来,双方合作始终牢不可破,非常期待各领域合作的继续深化。


湖南省政协澳门委员正在推动建设的“长沙·澳门中心”,以及湖南自贸区建设、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举办,都将为湖南的发展、为中国和所有非洲国家提供广阔的平台,我非常乐于把这些信息分享给其他葡语系国家的大使们。




几内亚比绍驻华大使安东尼奥·塞里福·恩巴洛

“带最有特色的产品来湖南参会”


微信图片_20210326194446.jpg


几内亚比绍是全球腰果生产大国,年产量20万吨,但目前主要销售到印度和越南。希望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这个平台,让几内亚比绍的腰果走进中国,能够被中国消费者认识和喜欢。


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和高桥国际商品展示贸易中心,我看到了这里的电商平台、孵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和条件,都十分利于推进和深化双方的合作。几内亚比绍正在大力发展腰果加工产业,在腰果的包装、处理、市场推广等方面,与湖南政府、企业有着进一步合作的空间,我们将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的产品。我相信几内亚比绍的产品借助这个平台,进入中国市场,加强贸易合作,会为双方带来收益。


我以前担任过商务部部长,我感受到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化贸易、互利共赢的机会,也相信所有的非洲国家,都希望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这个平台,把自己的特色产品、文化在湖南落地,加强与中国的交往。


目前,几内亚比绍已通过澳门的合作伙伴开拓中国市场,相信“长沙·澳门中心”项目能够发挥出加速两国贸易、文化交流合作的作用,希望在中心启动之后能够更广泛地推广非洲和几内亚比绍的产品。


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举办在即,我非常期待届时的盛况。我们会带着我们最有特色的腰果、海鲜产品,还有其他的农产品来参会。只要湖南在,我们在。



END

文|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

图|湘声报记者 闫利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