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湖南公共场所已全面铺开使用场所码 让溯源排查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2-03-25 编辑:
分享

在长沙,进商场、入药店、到餐厅、去公园,甚至是到单位上班,只要是进入公共场所,都会被要求扫一扫“场所码”。而过去,大家常亮的是“健康码”。


“场所码”是湖南省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于今年春节前上线的防疫新举措。


“扫了场所码后,可更精准定位、快速溯源,极大提升流行病学调查效率。”省政协委员、长沙市卫健委主任刘激扬告诉政协融媒记者,场所码在健康码基础上迭代升级,投入使用之初是针对人员进入重点场所使用的专有二维码,在卫健部门的倡议之下,目前已经在长沙市公共场所全面铺开。


事实上,不仅是长沙,全省各地也在全面推广使用场所码。


124364_zhangchunmei_1648140179805.jpg


从健康码到场所码


“您好,请扫一扫这个场所码!”连日来,记者走访长沙市区的诸多商场、农贸市场、银行、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现公共场所的出入口基本都张贴了场所码。只要打开手机上的微信、支付宝等App,扫一扫场所码,即可出现个人健康码和所在场所信息,如果是“绿码”就可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场所码与“居民健康卡”数据互通,市民扫了场所码以后,系统会自动核验健康码信息,无需重复出示健康码,方便市民出行。


疫情之下,健康码已成为国人出行必不可少的“通行证”,而场所码则能对公共场所空间内的人员流动轨迹予以全面掌握。为此,长沙市卫健部门专门发文,通过社区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进行倡导和推广。对于场所的管理者而言,只要通过微信打开“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公众号,进入健康卡首页后点击“便民服务——场所码”,即可申领一个专用的独立标识码。


刘激扬介绍,目前,场所码已在全省各个公共场所推广使用,包括各重点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商贸场所、服务业场所、公共场所以及社区、小区等居民活动场所。


湖南省电子健康卡相关技术专家介绍,扫一扫场所码,就可精确定位,不仅可以节省以往依靠人工登记的人力成本,还能更好地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扫一扫场所码后,市民的信息就进入了全省相关管理系统里,个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了加密,确保了个人信息的安全。


“场所码最大的价值,在于可精准追溯排查,更利于精准防控。”据专家介绍,在协助流行病学调查时,可以通过新冠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快速关联到其它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并追溯其行动轨迹,便于相关部门开展精准排查和流调,避免疫情扩散。


场所码包含丰富数据


近期,湖南健康码因使用频次剧增,导致部分时段通过“湖南居民健康卡”微信公众号查看健康码时,出现卡顿及黄绿码反复等情况。


无论是健康码还是升级版的场所码,虽然只是一个二维码,却包含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除包含必要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背后还关联着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这些数据经后台比对和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并进行赋码。不少人的健康码突然变黄码,便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展开的风险赋码。


健康通行码由省通信管理局牵头整合,与省疾控部门的人员信息分类提示标准及大数据分析算法,生成三色健康通行码信息,省卫健委信息中心将健康通行码信息与电子健康卡整合生成,用于疫情防控与医疗健康服务。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健康码由最初的个人防疫健康信息查询,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民生服务功能,实现“一码集成”, 如逐步叠加了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等板块,这些信息板块叠加,让市民使用起来更直观,防疫工作也更加高效。


据了解,为应对访问量大、网络流量成倍增加等挑战,技术部门在运维方面采取了加强资源配备、技术升级等措施,确保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通过场所码的升级,居民健康卡也打通了许多信息堵点。据刘激扬介绍,场所码的使用,以长沙为例,目前登记在册的法人场所有105.85万个,截至3月23日,已经注册登记场所码的达到74.81万个,且数据每天都在更新。


□ 政协融媒记者 寻晓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