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标点符号不能信
发布时间:2023-03-24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向公继东先生曾主持《湘声报》副刊,名家不轻报纸,大家冲着编辑,投稿于斯,使得湘地这张不大不小的政协报,大咖云集,优品荟萃。


某日,向公忽然微信我:诚龙兄,你文章有个问题,好多段落都一个逗号到底。顿时脸红。常用字没掌握好,可求原谅,说是常用字,数目有三千;标点不会用,没得道理,没超过20个符号都不晓得用,岂敢自称在搞文学。


愧则愧矣,改或难改。作品是自己的崽,越看越欢喜,那是靓仔好不,若生的是阿斗,刘备见了要往地摔。我也自疑,真的都是一逗到底?去年,有朋友运行微信号,叫我弄篇东西,感其盛意,新粮尚在心田里,且把旧米来充锅。朋友编完,微信我:哥哥,你大作好是好,可不能全是逗号。


虽则对自己很是宽容,既往不咎,向公提醒后,行文收敛了些,投稿收手了点,初稿成,目光不仅放错别字上,也放标点号上了,一逗到底的,想来没有了。不想有回,《解放日报》的伍斌先生发微信问我:你文章好像很爱用“?”有这回事?这回,找了几篇来看,果然,疑问、反问、询问、质问,好多的“?”。向公提醒我,我当时老实答“以后一定注意”,不曾开玩笑:青春年少,一路前冲,不想分号,没有句号。伍斌先生提醒我,我则俏了一句皮:四十多了,还没活明白,可能是人生有太多的疑惑吧。


自以为幽默,其实无谓得很。俏皮,或是不恭。一个“,”还没解决好,一个“?”又出来了,问题何故层出不穷?后来,文章写完,先寻“?”看到这个符号,心里存疑:有必要吗?很多疑问句改成了陈述句。活得还是不明白,到了这岁数,不明白也要装明白了。


不明白要装明白,偶多情也要装无情。出过一本小书,编辑认真得不得了,可疑字句格杀勿论,很多标点用得不对的,一一更正。有很多段落结尾处,我原先用“。”美女编辑改为“!”,审阅稿返给我看,我把“!”再改回去,改为“。”,无他,人到中年万事休,冇得啥感情了。作文至四十,几乎所有所谓文章,我都不用“!”了。


字词可大用矣哉,标点也作用大矣哉。晚明钱谦益不太信,一个标点,不过符号而已。钱谦益自我颂圣:皇恩似海,臣节如山。钱谦益本来食明禄,后来转队到清政府,有人没觉得其字有问题,只觉得他标点可疑,便在他两句后面改了两个标点:皇恩似海!臣节如山?得,两个标点,把钱谦益一生给断句了,断了他自以为完美的人生句号。


标点:可褒人,可贬人,可生人,可死人。


文字不可疑,标点太可疑。孟子有警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不,对,文字全对,有个标点,蛮多专家说可疑,“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其中“,”要打在“身”后,还是打在“行”后?聚讼纷纭,没个定论。


你说你文章好,这个我相信,相信你字词句章好,相信你起承转合好,相信你义理考据好。


是吧。标点符号不能信。


文 | 刘诚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