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全国首个省份,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3年试点收官,重大改革红利释放: 湖南通航产业“起飞”提速
发布时间:2023-05-19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在株洲芦淞机场,市民打“飞的”前往井冈山、张家界两地,仅需1个小时左右。


株洲通航短途运输项目负责人赵强介绍,株洲至张家界、井冈山两条短途旅游航线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今年春运以来,已累计飞行60余架次。“方便、快捷,抢到特价票单程只需80元。”赵强表示,快线航空在执飞航班时,还会提供臭豆腐等湖南特色餐食以及降噪耳机、毛毯、拖鞋、靠枕等客舱服务。


短途旅游的兴起,折射出湖南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新图景。2020年9月,湖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经过3年的探索与发展,如今已构建起全域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的技术和制度保障体系,也形成一批改革成果。近年来,各级政协委员聚焦通航产业热点问题提出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采纳。


湖南政协新闻网

目前,湖南61个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核准,株洲芦淞、长沙开慧等14个通用机场建设完成。资料图


3年试点按下“加速键”


湖南航空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作为“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株洲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54年8月,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株洲三三一厂试制成功。


两个月后,毛泽东主席发来嘉勉信。信中写道:“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批爱姆十一型航空发动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经过近70年的发展,株洲成长为全国首批、湖南唯一的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构建了全产业链,集聚了一批优势企业,中小航空发动机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


今年3月底,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收官,取得了包括编制实施全国低空空域划设方案、获批55个通用机场场址等12项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


“湖南有望培育出万亿级通航产业,随着通航及城市空中交通兴起,中小航空产业将迎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省政协常委、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潘尚能在政协云线上值班时说。潘尚能介绍,目前株洲正瞄准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目标努力奋进,积极推动上游通航与航空动力产业协同发展,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3年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为全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试点期间,全省3000米以下划设管制、监视、报告及灵活转换空域共171个,规划低空目视飞行航线97条;发布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专项低空航图,编制全国第一部低空空域目视飞行方法,确保通航飞机“飞得顺畅、飞得精准”。


全省61个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核准,株洲芦淞、长沙开慧等14个通用机场建设完成,9个运输机场具备通航功能,规划近5000个直升机起降点,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1+13+N”通用机场网。


委员助力航空产业起飞


低空旅游、航空科普、应急救援、农林作业、无人机物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市场运用领域越拓越宽。


2022年9月,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在长沙、株洲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26家通航领域相关企业汇聚湖南,共签约产业项目42个,合同金额417.6亿元。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加上庞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的关注。委员们持续建言献策,助推湖南通用航空产业起飞。


去年,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研究室主任唐宇文提交《做强做优湖南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的建议》提案,提出以民用化为核心,积极向上谋求对接合作;聚焦科技攻关,发挥好“驱动器”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好“领头雁”作用。


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黄靓提交《关于推动湖南省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提案,呼吁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发掘航空产业上下游关联产品,打造航空领域新增长极。


省工信厅、省委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等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答复中表示,将积极采纳提案建议,进一步夯实与中国商飞、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工等央企战略合作,促进更多军民技术在湘转化;实施政策、市场、资源等精准扶持,着力培育一批世界先进和国内一流航空航天产业标志性领军企业。


针对产业协同创新不足、通航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株洲市政协委员、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吴静提交提案,建议推进通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通航产业文化,加快推进通航产业链强链、延链。


“呼吁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全国一流的通航整机及航空装备制造基地、通航运营中心。”株洲市政协委员、湖南翔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欧德清在《强化军民融合,加快建设航空产业集群》提案中提出建议。


株洲市市长陈恢清领办提案,督促市直相关部门采纳落实委员建言。目前,株洲已将航空航天重大产业项目纳入“株洲市重点项目计划”进行管理和服务,全市航空产业共布局83个重点项目,年均投资约38.8亿元。


加快培育通用航空产业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将通用航空产业打造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从《方案》内容来看,各级政协委员的持续建言得到了积极回应,同时也体现了全省通航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目前,全省已有株洲、长沙、郴州等3个通用航空聚集性产业区域,形成了一批军民融合型产业园区。


位于长沙的山河智能、航空工业起落架、博云新材等企业生产的高层建筑消防系留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等通用航空产品,在国内取得了市场优势。在郴州,翔龙飞机、湘晨通用航空等涉航企业研发的全金属固定翼飞机、森林灭火机、通讯中继机等通航产品深受业内人士欢迎。


《方案》明确,将着力培育打造若干具有全国核心竞争力的通航产业链龙头企业,采取财政补贴、贴息支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开展低空旅游、应急救援、飞行体验等市场化服务的通用航空运营企业发展,构建完整的通航产业链条。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