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夏至杨梅
发布时间:2023-06-16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在浙江宁波的慈溪、余姚等地,流传一句民间谚语:“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头。”意思是说,端午时的杨梅,能摘下来放到篮子里,可以自己吃,或者拎到市场上去卖。到了夏至,杨梅熟透了,纷纷从树上掉落,堆得满山都是。还有一种说法:“夏至杨梅满山红”,也就是说,夏至到了,杨梅红彤彤的,诱惑着人们的眼球和味蕾。山川犹如画纸,杨梅好比画笔,笔墨所到之处,一抹红色晕染开来,红艳盛开枝头,万山红遍。


在慈溪、余姚人眼里,杨梅熟了的季节,也是团圆季节,蕴含思乡之意。余姚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就有杨梅原种存在,余姚就有了“中国杨梅之乡”“杨梅原产地”称号,杨梅成了当地的一张城市名片,如同广东人对于荔枝的喜爱,所以在每年端午节或者夏至前后,上海、杭州等地的游人,就会纷至沓来,到宁波观游杨梅园,采摘杨梅果,玩得开心尽兴,流连忘返。


古代在江南以外,很少有人能吃到甜美的新鲜杨梅,能吃到的都是杨梅蜜饯,或者加工后的干果。东方朔在《林邑记》中云∶“邑有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梅香酎,甚珍重之。”那林邑,是指越南中部地区,早在汉朝就盛产杨梅。不过记载中说,杨梅青时酸,红时甜,可以酿酒,倒是真的。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地瘴处多生杨梅,验之信然。”说的是杨梅喜生于南方烟雨丛林,越是潮湿的地方,生长得越好。杨梅离不开温带亚热带的气候滋润,无法移植到北方。有民谚,江南五月,甜在杨梅。证明杨梅的老家在江南。


夏至杨梅缀青枝,冥冥江雨熟杨梅。杨梅成熟了,细茸茸的杨梅果,含在口里绵软酸甜,让人久食不厌。有人说,杨梅在中国的历史,一点不逊色于荔枝。但是杨梅在江南一带,盛产的区域很多,宜兴就有湖父杨梅,颗颗饱满,酸甜适口,有“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的佳誉。在夏至,最常见的应季水果就是杨梅。夏至后,小暑前,是最适合吃杨梅的季节。杨梅成熟,从淡红转为深红,再到黑红,成熟期只有8天。杨梅的成熟期短,保质期更短,亲手去现摘现吃,方是人间美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杨梅。有人说,一粒杨梅,集聚江南的玲珑风情,剔透的民俗喜色,丹朱赤绛,有大喜大悦之色,赢得了世人青睐。那杨梅,从芒种到夏至,在江南淅淅沥沥的梅雨中,红得令人猝不及防,有艳红、紫红、黑红,诱人之至。此时,杨梅林里,采摘尝鲜的城里人,个个像贪食的孩子,面对满园红果,不知先尝哪颗才好。那江南人,称杨梅为“星郎驾火云”,红颜正好,摘一颗塞进嘴里,甜酸可口,美不胜收。


“初夏端阳枇杷熟,夏至杨梅满山甜。”也就是说,夏天从吃一颗杨梅开始,那杨梅在夏至成熟,让人心红火起来。


文 | 鲍安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