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深入的阐释和部署。省委提出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是以‘三新一高’践行‘三高四新’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双向奔赴的精妙布局。省政协强力助推,省会长沙凝心聚力,战略落地取得实效。”1月23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省政协委员、长沙市政协主席陈刚作大会发言,建议多模态构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陈刚看来,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正驱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大数据”向“大模型”、“价值微笑曲线”向“第二增长曲线”复合迭代。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远征和革命。它从长沙出发,策动全省,“以全球应对全球”;它立足高端研发,多模态推动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它站在特大城市的舞台、区域发展的节点上,瞩望正呼啸成势的“新质生产力俱乐部”。
为此,陈刚建议优先把长沙打造成为创新研发最大的流量入口、应用场景和中试平台、终端平台。“对内互济、对外抱团”,形成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构建研发在长沙、制造在全省,链主在长沙、链条在全省,融资在长沙、投资在全省,头部在长沙、市场在全球的“政产学研金”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要全过程培育新型人工智能平台企业,如整合算力攻克算法,打造‘马栏山音视频大模型’;解决车、城、人、法协同,打通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全生态产业链’。”陈刚说,要引导大企、大校、大院所站出来,推动民企、资本、市场活起来。放眼未来,“大块头”就应该做大研究;现实条件下,更多靠行业巨头为研发买单。“与其感叹合肥现象,不如创造长沙模式。”
陈刚表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充满想象力与挑战性,宏大与幽微并存,创新涌现与本质安全共处。切忌重招商引资、育才引智的大叙事,轻项目建设、人才留用的小环境,严防把创造力动员起来却围绕行政空转。“四下基层”“走找想促”应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中广为沿用。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指引下,有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全省上下包括政协委员们的同题共答、同向同行,我们一定能够以文化和科技结合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求突破”陈刚坚定地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杨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