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其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尊重实践,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集中体现了政协工作的特色,是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对政协民主监督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政协民主监督植根于人民、扎根于基层打下了基础。
社情民意信息的群众性能够实现与其他社会监督方式间的互动,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是由多种监督形式组成的,包括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等。就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内容来看,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性的监督。目前政协民主监督表达监督意愿、施加影响的渠道相对有限,必须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横向合作才能提高监督力度。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各种工作形式中与群众和基层联系最紧密的渠道,能够了解到其他渠道难以掌握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反映各界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监督。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将分散和自发的群众监督集中转化为政协的政治监督,反映给有关部门,民主监督的成效同时反作用于群众中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民主监督带来的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从而形成理解、配合和支持政协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
社情民意信息的及时性与灵活性能够弥补其他政协民主监督形式的不足,推动政协民主监督成果的转化。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参加单位、委员向本级政协组织报送反映社会情况和民众意愿,由政协组织整理、分类、筛选、编辑后,发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上级政协组织,供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与提案工作相比,社情民意信息在民主监督中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优势。社情民意信息程序报送快捷,对于事态紧急、人民呼声强烈的监督内容,能够及时地将政策实施及行政工作中的不足反映给有关部门,提高监督效率。社情民意信息选题灵活,敢于直面现实、揭露问题,反映不同意见,传递不同声音,更有利于客观地提出建议和批评。社情民意信息既可以关注某条交通线路的运营、旅游项目的引进、运输车辆管理的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等“大问题”,也可以具体到某栋危楼安全隐患的解决、某条公交线路的延伸的“小问题”。
实践证明,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问题往往能够更及时得到被监督部门的反馈和合作,更能让群众感受到监督效果。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政协的民主监督不仅高屋建瓴,更能细致入微,走进群众的生活,走进群众的心里,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协民主监督的认同感。
文 | 匡庆华(祁阳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