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1-12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干字当头-1920-640.jpg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湖南建行”)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做实五篇大文章。


以“智”提质

差别化赋能科技金融


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公司研发的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简称“HPB技术”),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在企业的研发过程中,湖南建行持续助力,2019年提供“科创贷”500万元,2024年以“信用+风补”投放贷款5000万元。


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湖南建行与湖南省科技厅联合搭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补平台,推出科技贷、潇湘风补贷等各类产品,完善股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同时,充分运用各类差别化政策,为成长期企业提供“科技支持贷+外部直投”解决方案,为成熟期企业提供“贷款+综合财务顾问”解决方案。 截至2024年11月末,湖南建行服务的科创企业超1.7万户,科技信贷余额达1830亿元。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建行在长沙县举行养老中国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宣讲。


向“绿”而行

拓宽绿色金融广度深度


为推动长沙湘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蓝思科技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行长沙芙蓉支行成立专项小组,通过“绿色信贷白名单”机制,为项目提供了9240万元优惠利率的绿色贷款。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万吨。


近年来,湖南建行聚焦生态环境、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体系,致力于推动绿色产业全面升级。截至2024年11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832.82亿元,较年初增长347.09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19.92%,较年初提升2.98个百分点,助力湖南绿色低碳发展。


精准滴灌

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和满意度


新田县东升农场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菜篮子”,因经营成本上涨,资金流紧张。建行永州新田支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农场提供500万元的贷款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聚焦个体工商户、科创小微、对公结算企业、养老机构等细分领域,湖南建行将普惠金融从“供给思维”向“需求思维”转变,结合湖南特色,创新推出银联商户云贷、科技贷、结算流水云贷、潇湘医养贷等34个分行特色产品,涵盖信用、抵押、质押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2024年11月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1204.77亿元,为湖南省内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最大且首个突破千亿元的国有银行。


呵护“银发”

养老金融四位一体协同推进


聚焦民生保障,搭建政银“信息桥”。湖南建行与省社保中心合作率先实现社保业务在建行网点“就近办”;与省民政厅合作,搭建了一站式、全生态安心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养老中国行”公私协同营销试点活动,讲好“养老第一课”。


聚焦信贷扶持,打造助企“服务站”。将养老产业按照优先支持行业管理,给予经济资本优惠、定价审批“快速通道”等差别化优惠政策。截至2024年11月末,养老产业核心领域贷款余额53.87亿元。


聚焦便民服务,牢筑金融“爱心港”。湖南建行在全行完成网点适老化改造、老年客户服务爱心窗口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首批养老金融特色网点,进一步提升养老综合化服务软实力。


乘“数”而上

赋能数字社会和传统产业发展


三一集团上下游有大量供应商,为了加大对财务和业务的数字化改革力度,集团借助湖南建行“E信通”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三一金票”系统,累计实现供应链融资超230亿元。


为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湖南建行积极推进供应链模式创新,将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拓展至基于交易的“物的信用”和“数据信用”,实现信用重构。为全省393家核心企业产业链上超2万余户链条企业,累计提供超1500亿元的供应链融资支持。


2024年12月10日,由株洲市住建局创新推出、湖南建行承建的“株洲市房票系统”正式上线,并开立全省首张城中村改造“数字房票”,开启了湖南省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数字化新篇章。同时,湖南建行还与省人社厅合作搭建安薪务工平台,持续推动高效协同的数字社会发展。截至2024年11月末,平台累计为233.40万名农民工发放工资1035.57万笔、金额达648.83亿元。


文 | 建湘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