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湘楚文化。文化IP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文学、影视、游戏、旅游、体育休闲等领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省两会期间,民盟省委会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加强我省文化IP开发与保护,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娄底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会主委傅小松深度参与了调研。他说,湖南的文化资源开发,有进一步挖掘与提升空间。文化IP侵权问题,如商标侵权、盗版复制和不当使用等现象时有发生,保护文化IP的法律法规体系仍需完善。文化产业整体创新性主要依靠博物馆、红色研学等,数字技术等科技赋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提案建议,加强文化IP开发力度,挖掘湖湘文化内涵;提高湖南文化IP质量,建立高标准的文化IP准入与退出机制;利用大数据对全省现有文旅资源进行盘点,建立文旅资源数据库,对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采集、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湖湘文化的研究投入力度。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系统化的文化IP保护协作体系,加强相关单位的协同联动;建立健全文化IP法律保护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机制,打击侵权行为。
提案建议,通过促进多元化市场开发,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如数字文化、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等;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首节、首秀、首展等“首发经济”;鼓励企业探索国际市场,拓展文化输出的渠道与方式;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对文化IP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力度,推动我省文化IP的国际化发展。
提案还建议,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联合研发、资源共享,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IP开发模式。利用湖南高校与人才资源,加速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力度,培养更多紧贴市场的专业人才。针对文化产业集群,强化产学研对接,打通成果转化路径。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