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踏访湖湘三馆 探寻岐黄新章,香港交流团走进3地中医药展馆
发布时间:2025-06-13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中医药


6月10日至11日,在湖南考察的香港交流团围绕“湘港两地合作”,先后走访湖南中医药展示馆、南国药都——邵阳(廉桥)中医药文化展馆、怀化·中国南方中药谷展陈厅,真切感受源远流长的湖湘中医文化,深入了解湖南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资源优势、全产业链生态以及远景蓝图。


“古老的中医药正在三湘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湖南所需、香港所长,湘港携手共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时机正好,潜力无限,空间巨大。”考察中,香港交流团成员这样感慨。


这3个展馆有哪些独特之处?又给湖南、香港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带来了哪些启发?


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中医药馆陈列的湖湘特色中药材标本。普查发现,湖南中药资源达到4667种,资源种类数位于全国前列、中部第一。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摄


湖南中医药展示馆

溯千年岐黄之脉


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开创坐堂行医先河、唐代药王孙思邈寻药三湘四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最早医书典籍《五十二病方》、郴州苏耽橘井泉香传千古杏林佳话……走进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窑国风乐园仲景堂内的湖南中医药展示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中药材实物生动展示了湖南深厚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香港交流团成员对湖南中医药工作发展沿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982年,卫生部在湖南衡阳首次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成为全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87年,湖南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1990年,《湖南省中医条例》颁布,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中医药法规。2023年,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会在湖南浏阳市召开,推进县级中医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迈入新时代,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中医药强省战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纳入省委深改委年度重点任务。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


目前,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4057个,2024年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4070万余人次;全省卫生系统有中医药人员约4.9万人;现有45所院校开设中医药类专业;新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8个;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超1500亿元……20多平方米的湖南中医药展示馆虽不大,但生动展现了湖南作为中医药大省文脉厚重、沉香千载的家底和砥砺向前的足迹。


邵阳(廉桥)中医药文化展馆

展南国药都历程


“药不到廉桥不齐,药不过廉桥不灵。”邵东廉桥市场从三国时期的药摊起步,历经两千年积淀,如今汇聚1200余家商户、2000余种药材,日均吞吐量400吨,年交易额85亿元,成为辐射粤港澳、对接东盟的“中药枢纽站”。


南国药都——邵阳(廉桥)中医药文化展馆用邵阳中医药产业概况、廉桥中医药产业腾飞之路、县域中医药特色巡礼、邵阳中药国际化新征程4个篇章,全面展现了作为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核心引擎——邵阳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在展馆中间,邵阳(廉桥)中药材市场沙盘特别显眼,邵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一批龙头中医药企业等都是在廉桥市场起步,将中医药共同推向世界。


墙上的邵阳“药香地图”,六大产区交相辉映。邵东作为“中国玉竹之乡”,全产业链产值超128亿元,玉竹、杜仲产销量占全国80%;隆回是全国金银花与龙牙百合主产地,年产金银花占全国一半;新邵着力打造“玉竹+百合”产业带,建成省级中药材示范片;新宁是千年药乡,厚朴、铁皮石斛等10余种道地药材远销海内外;绥宁作为生态药库,青钱柳种植面积达4.5万亩,绞股蓝、黄精产业蓬勃发展;城步、洞口等地,依托独特气候与非遗技艺,成为中医药文化多元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在展馆一侧,一批中药配方颗粒、超微饮片等实物陈列,展现了邵阳中医药正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向更加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未来。


展馆内,中药手串、药膳养生饮品、中药面膜、中医药文创产品等受到了香港交流团成员的关注和喜爱。


怀化·中国南方中药谷展陈厅

绘民族医药新彩


好山好水出好药。走进位于怀化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的怀化·中国南方中药谷展陈厅,正在播放《天人共济 南方药谷》宣传短片。短片对怀化以小草药撬动大产业,蹚出“中医药+”全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进行了生动推介。


展厅“天蕴本草 生态道地”板块,详细介绍了怀化中药材种植情况。作为“中国道地药材之乡”,怀化有中药材资源2340种,蕴藏量居湖南第一。细叶黄精、溆浦山银花、雪峰山天麻……香港交流团成员不时驻足,拿起各种中药材闻药香、问功效。


展厅“串珠成链 聚链成势”板块,对怀化中医药企业与其拳头产品进行了展示。近年来,怀化实施药医、药食、药旅“三药”联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医药协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怀化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传承发展民族医药是近年来的重点和亮点。在“智汇药谷 古韵今辉”板块,侗医、苗医特色药材和特色诊疗技术药方、民族民间医药专著书籍,让人眼前一亮。大家深切感受到,古老民族中医药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药通八方 港链全球”板块和“砥砺奋进 蓝图展望”板块,全面展示了怀化全力推动“中医药+”跨界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的发展画卷——怀化正打造中药材优势单品“产地直供”模式;成立中国(怀化)中医药ISO国际标准推广应用中心;与粤澳横琴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规划建设医药健康产业园,着力打造武陵山片区最大的医药制造基地;力争用10年时间将怀化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向“千亿产值、百家药企”产业集群迈进。走出展厅,香港交流团成员感叹:“怀化中医药发展,未来可期。”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