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桔子洲是不是就是橘子洲?桔子洲街道为什么不叫橘子洲街道?桔子洲街道和闻名遐迩的橘子洲景区、橘子洲头有啥关系?
桔子洲街道东起橘子洲,西至岳麓山脊,南起渔湾路,北至橘子洲大桥。
一
世人知道橘子洲景区的多,知道桔子洲街道的少。
桔子洲是不是就是橘子洲?桔子洲街道为什么不叫橘子洲街道?桔子洲街道和闻名遐迩的橘子洲景区、橘子洲头有啥关系?
桔子洲街道大于橘子洲景区。它东起橘子洲,西至岳麓山脊,南起渔湾路,北至橘子洲大桥。橘子洲景区坐落在桔子洲街道辖区范围内,橘子洲景区目前已经开发的部分基本都属于桔子洲街道。橘子洲头地处橘子洲景区最南端。
桔子洲街道是长沙市岳麓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一个正科级行政单位。而橘子洲景区由橘子洲景区管理处管理,是一个副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而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是长沙市的一个事业单位,委托给长沙市岳麓区管理。所以,桔子洲街道、橘子洲景区都属于岳麓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机构,橘子洲景区管理处略高于桔子洲街道半个级别。
世上是先有橘洲、橘子洲的表述,后有桔子洲的称呼。作为地名,公元6世纪,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湘水注》中写道:“湘水北经南泽,城西面对橘洲。”
史载橘洲生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为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原有桔洲、织洲、誓洲、泉洲四岛,至清时只有上洲、中洲、下洲三岛,“望之若带,实不相连”。今演变成一串长岛,上为牛头洲,中为水陆洲,下为傅家洲。湘江水流平缓,河床宽阔,由于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因而形成绿洲片片。
唐代杜甫曾写下“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晚唐诗僧齐己曾在《谢橘洲人寄橘》诗中写道,洲上千树南橘成熟之时,“浪围风撼一洲香”。后宋《方舆纪胜》也有记载:“湘江中有四洲,曰橘洲、织洲、誓洲、泉洲。”这足以证明橘洲成名之早。
那它为啥叫橘子洲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儿盛产美味的橘子。《寰宇记》中说:“江中时有大水,诸洲皆殁,此洲独浮。上多美橘,故名。”洲上多种橘,故名橘洲。这一说法为后代沿袭,直至今日。
橘子洲头于1961年建为橘洲公园,2001年更名为橘子洲景区。2009年12月26日,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的落成,让橘子洲头成为景区的顶流,赢得了“中国第一洲”的美誉。2012年,长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橘洲也曾叫“水陆洲”,因洲上有个水陆寺而得名。相对应的是,桔子洲街道的前身是1953年设立的水陆洲街道,1968年更名桔子洲街道。至此,“水陆洲”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桔子洲”踏上了新的治理征程。
《文史博览·人物》2025年第5期 《山水之间桔子洲》
二
以前,我们介绍桔子洲街道街情的时候,通常会这样表达:
——“山水洲城的集中展示区”,辖区内集岳麓山、湘江水、橘子洲、长沙城于一体,说是长沙山水洲城的集中展示区和窗口,从地理风貌上高度概括,十分妥当。
——“景区、校区、园区、社区、城区”五区融合,我们有岳麓山-橘子洲5A级景区,有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两所知名高校的校区,有后湖设计创意园区,有10个社区(村),有1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从街域组合形态的角度,也介绍得十分精准。
这些是介绍或者理解桔子洲街道的一个角度,后来,我们发现,桔子洲街道很多著名的景物(事物)都不孤生,通常都是从成双成对地出现。比如,桔子洲街道有2个5A级景区(岳麓山、橘子洲),2所知名高校(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2所三甲医院(湖南中西结合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2座毛主席雕塑(东方红广场、橘子洲头),2个湖(桃子湖、后湖),2个著名的红色景点(新民学会旧址、萧劲光故居),2个知名的研究院所(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长沙矿山研究院),2所著名宗教场所(麓山寺和云麓宫),2个名满天下的岳麓文化品牌(岳麓书院、岳麓书社)。稍微一整理,就成了9对。
从这9对景区(事物)当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山水相间(岳麓山、湘江水),红绿相衬(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环境),中西结合(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也叫湖南中西结合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也叫长沙市中西结合医院),古今辉映(名满天下、震烁古今的岳麓书院代表古代和传统,低调而奢华的长沙矿山研究院,享有“中国金属采矿第一院”的盛誉,代表现代与科技),文理兼修(师大文科优势明显,湖大理工科优势明显),刚柔相济(山刚、水柔),动静平衡(川流不息的湘江水、雄浑厚重的岳麓山),儒释道合一(岳麓书院代表儒家,麓山寺代表释家佛家,云麓宫代表道家)。这个“合一”既可以阐释为道之本源,在桔子洲这个混沌的世界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有了桔子洲境内这么多名山、名水、名洲、名人、名校、名院、名亭、名楼、名社、名迹,营造了桔子洲独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生态。
三
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刚毅坚韧的奋斗意志、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崇文尚武的人生追求。我们有时候也把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外化为湖南人的性格特征,俗称“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
岳麓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书院的活化石,更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圣殿,还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发源地。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魏源、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蔡锷、毛泽东、蔡和森等杰出代表人物都与岳麓书院渊源深厚。不管是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等湘军代表,还是黄兴、毛泽东、蔡和森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们,大都在岳麓山下的桔子洲街道范围内留下了生活足迹,深深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印记。
岳麓书院讲堂高悬的“实事求是”匾,这一精神被曾国藩奉为圭皋。曾国藩主张“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实事求是”这一理念还被毛主席提炼为党的思想路线,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
巍巍的岳麓山给予了桔子洲庇佑,滔滔的湘江水给予了桔子洲灵气。在这山水之间,湘江河、桃子湖的水分,天马山、凤凰山之间连片的肥沃良田,岳麓山上无尽的薪火夯实了岳麓书院千年的发展根基,吸引了张栻、朱熹、王艮等理学和心学大师种下了“道南正脉”,播下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火种,形成了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刚毅坚韧、忧国忧民、崇文尚武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传统,成就了“无湘不成军”“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佳话,这既是山水之间桔子洲的骄傲,也是山水之间桔子洲的厚重。
文 | 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