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消费作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助力“十五五”规划实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落实好《方案》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力推动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方案》提出要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一是要创新“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消费场景。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沉浸式业态,如打造夜间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丰富游客夜间消费选择。二是要推动文旅与多业态融合。积极推进“绿色+红色+古色”发展,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文化节会,整合旅游、商业、餐饮等资源,打造综合消费场景。将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吸引游客参与赛事的同时,游览周边景区,带动文旅消费。三是要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各景区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文旅体验场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示景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特色文旅产品,吸引游客关注并引导其线下消费。
加强文旅产品深度开发,打造具有影响力的IP。《方案》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支持开发原创知识产权IP品牌。一是深入挖掘湖湘文化。全省文创企业要将红色、民族、餐饮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开发具有创新性和文化内涵的产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二是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进一步提升“美景+美食+美物”品质,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群体。三是培育文化IP。要利用特色资源,挖掘地域特色标签,提炼高辨识度文化符号,打造差异化文化IP。如通过打造民俗文化街、特色美食区、非遗文化体验店等,讲好“小城故事”,将“小城烟火气”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方案》指出消费环境要改善提升。一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景区交通条件,配套建设好旅游厕所、停车场、物流网络等设施。提高数字化赋能,整合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特色商品等资源,开发“文旅云”电商平台,如建设文创产品线上旗舰店,入驻天猫、京东等主流平台。二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强迫消费等乱象。建立游客评价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督促各市场主体改进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三是注重旅游人才培养。创新政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案》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科学规划与统筹协调机制。旅游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领域,要在“十五五”规划中全方位、系统性地谋划,明确各区域旅游定位和发展方向。成立跨部门的旅游协调机构,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加强旅游与文化、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二是构建跨区域发展模式。在省内建设以长株潭都市文旅圈为核心,幅射带动大湘西生态文旅带、大湘南红色文旅带、环洞庭湖康养文旅带。创新跨省合作模式,推动湘赣粤“南岭旅游联盟”建设,开发跨区域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三是创新促进消费政策工具。设立省级文旅融合发展基金,通过“云闪付”等平台发放定向消费券。整合景区、酒店、餐饮资源,推出“一票通”“年票制”产品,实现“一卡在手,畅游湖南”。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合中老年群体的康养旅游产品,如建设“文化康养基地”,开发书法研习、中医康养等产品,释放中老年消费潜力。
文 | 卢登文(江永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